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常识摘抄 > 内容

古代,正妻的子女真的比小妾的待遇好吗?

网友提问:

古代,正妻的子女真的比小妾的待遇好吗?

优质回答:

这是必然的。

正妻之子,是嫡。其余自然是庶。

对儿子来说,大体分为两个阶段。

汉代之前庶子是奴隶一样的待遇,基本都很难分到财产。年长后多会被驱逐,随身只不过有几件衣服,以后基本靠自己打拼,从军为吏艰难谋取积累。比如西汉时期盛行的游侠儿就是如此,家业全部是嫡长子继承,其余所有儿子包括嫡幼子与庶子都强制分户出去。

汉代之后,所有儿子,包括庶子被认同享有与嫡长子的财产同权。

唐代最终明确规定,诸子均分父亲财产。但这只是纸面文章,嫡幼子估计还好一点,嫡母会采取各种手段,或逼迫庶子在准许抚养生母的情况下放弃大部分财产权,或者大肆采购族产祭田以分薄公共财产,因为今后族产祭田是嫡长子管理。庶子无论是那种都很难拿到应有的财产份额。

明清时期,法律明文规定,父亲财产无分嫡出庶出婢出,儿子享有相同继承权,但需剔除与爵位官职相关的宅邸、爵田与御赐物,及族产公田均归宗祧继承人(嫡长子)管理。剩余的财产才是平分,这些剩余财产显然已经失去了大部分。

此外,在教育投入、师资水平、家族资源后续支持上,庶子很难与嫡子相比。而庶子一般也没有母族作依靠,正常情况下也就废了。

对女儿来说,嫡庶更是差异巨大。

以南北朝划线。

之前的庶女完全是奴隶,甚至单独出嫁的机会都没有。一般均作为嫡姐妹、嫡堂姐妹、嫡姑母、嫡堂姑母的媵女陪嫁。

这么做,就是家族利用媵女为小姐固宠,充当男方生育工具,达到控制男方血脉的目的。比如齐侯娶于鲁,正妻颜懿姬无子,侄融声姬生太子光。

当然,媵只是小姐的陪嫁同宗女,地位最高的妾,却也仅止于此。

东晋之后,世家被重创,尤其南渡世家被迫以庶女进行平行与下行联姻,以达到稳固基础的目的,此后,庶女才得到名义上与嫡女相同的受教育权和一份嫁妆。

然而,对庶女来说,婚姻对象、嫁妆的丰薄均操于嫡母之手(父亲最多管嫡女),婚姻后既没有母族做依靠,也很难如嫡女那样得到娘家的资源支持,很难出头。

当然,庶女最终压倒嫡女的情况也不少,但那基本都是丈夫儿子出人头地的原因。

其他网友观点

古代向来讲究尊卑有序,正妻的子女叫嫡出,而小妾的子女为庶出。

为了体现尊卑身份,在各方面的条件嫡出都更优越。

尤其是贵族有钱人家,嫡出意味着是家族的继承人,而庶出则没有这个机会。

古代允许男人三妻四妾,但是不管有多少小妾,正室才叫妻子夫人,是家里的唯一女主人。

这道理就跟皇家的皇后一样,皇宫统管后宫,也叫皇帝的家事私事,均有皇后打理,其他人都听皇后,而皇后有儿子,不管大小,都有优先继承权。


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谢谢。

上一篇: 七品知县坐镇一方,实力和权力非常大,为何不敢轻易得罪举人?

下一篇: 为什么影视剧里的方言喜欢讲四川话?



推荐阅读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 软文发布 | 粤ICP备20211060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