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常识摘抄 > 内容

《雍正王朝》里谁才是雍正真正的心腹?贝勒爷中除了老十三还有谁支持雍正?

网友提问:

《雍正王朝》里谁才是雍正真正的心腹?贝勒爷中除了老十三还有谁支持雍正?

优质回答:

在《雍正王朝》中为了打造雍正皇帝锐意进取,不畏艰辛改革家的形象,雍正的支持者设置的不是很多,我在这里把他们分为三类:第一,生死兄弟;第二,心腹;第三,宠臣。

一,生死兄弟只有一位就是十三阿哥,怡亲王允祥。从南下筹款赈灾,到催讨户部欠款再到销毁《百官行述》,兄弟俩一直结伙办差,推心置腹,共对危局,从未有过龃龉。允祥被康熙圈禁,对他念念不忘,时时找机会想把他放出来还是当时的雍亲王。

直到康熙驾崩,雍正返回潜邸,为保万无一失,邬先生建议从不同衙门调兵负责安全,只有一人能完全节制这些队伍就是允祥,这种权利一直伴随允祥终身,京城防务除了皇帝亲自下旨,只有允祥有权调动,连雍正的亲儿子也没这个权利和信任。可见,雍正把身价性命托付给了这位十三弟。

后来八爷一党逼宫,在关键时刻,雍正不问别的,就问“允祥在哪,你们把他怎么了?要是允祥不测,朕绝对不会放过你们。”人在最危险的时候想起的人,就是最亲近的人。允祥绝对是雍正最亲近的人。

兄弟俩最大的分歧竟然在于如何对待八爷党,允祥被这几位兄弟陷害长期圈禁,但是他经常劝谏雍正要善待他们,心胸宽广,雍正不能比。允祥也是清朝第一位恩封的铁帽子王。

雍正与允祥是清朝历史上绝无仅有的兄友弟恭的典范,也是君臣一心,共襄大业的典范。

二,心腹

在这部剧中雍正最亲近的两位心腹是年羹尧和李卫。田文镜包括张廷玉只能算作宠臣不能算作心腹,所谓心腹,“可言私家事也”。也就是说心腹是能给领导办私事,办脏事,甚至报私仇的。

在剧中,雍正的母亲要做寿,给他准备寿礼的是年羹尧,虽然雍正为此事和福晋发了火,也是为了年羹尧的前程着想。雍正在江夏镇受辱,屠了整个镇子给雍正报仇,又把雍正想要的当票弄到手的也是年羹尧,年羹尧的妹妹是雍正的宠妃,就是在《甄嬛传》中恃宠而骄的年贵妃。

后来,年羹尧升陕甘总督回京谢恩,没有先找雍正反而跑到八爷府,被雍正责骂,甚至让他端洗脚水,为雍正洗脚,但是正所谓“自己的狗才好打。”正是因为他是心腹,他才会如此在意年羹尧的动摇行为,也才会用如此低级的手段进行惩罚。

李卫不用说了,他给儿子起名李忠四爷,雍正知道了大笑,给改了名字叫李忠。但是认可了李卫的一个“忠”字,这是很难得的。

科场舞弊,敢直接去科场抓人的是李卫,有人写书骂雍正,雍正为表大度命令监牢好好照顾,敢过来把他打一顿的是李卫,杀年羹尧的还是李卫。

虽然年羹尧后来恃宠而骄,导致雍正不得不杀了他,但是就整部剧而言,雍正真正信得过的心腹只有两位,年羹尧,李卫。

三,宠臣

在剧中雍正的宠臣还是不少的例如:隆科多,张廷玉,田文镜以及孙嘉诚。

隆科多可以说有拥立之功,前期雍正对他颇为倚重,但是隆科多过分贪婪,以至于逐渐失宠,最后竟然和八爷党搅在一起。

张廷玉老成持重,身为汉臣,最后位列宰辅,大臣中排名第一,死后雍正许他配享太庙,整个清朝,汉臣中只有张廷玉一个,可见恩宠,但是张廷玉所办多是国事,“九龙夺嫡”时他也从未站队,虽然做不了雍正心腹,但是老成持重,不涉党争,可以说是国家柱石了。

田文镜,孙嘉诚办事肯出死力,不畏强权,不谋私利,是雍正重用的改革先锋,但是田文镜手段酷烈,难容于众,孙嘉诚做事迂腐,行为孟浪。两人也算不上潜邸旧臣,能成为宠臣已经不错了。

其他网友观点

雍正的心腹其实还是很多的,当然分为两个时期。一个是当皇帝前,一个是当皇帝后。大臣里有年羹尧、田文镜、隆科多、李卫、张五哥、张廷玉、图里琛、李德全、孙嘉诚、岳钟琪、刘墨林、尹继善、王文昭、乔引娣,王公贝勒也有:三阿哥胤祉、简亲王三世子伊兴阿。一共16人,都是或者曾经是雍正的心腹。

一开始,胤禛和胤祥奉命去江南筹款赈灾,遇上了两个人,遇上了官居四品、任杭州参将的年羹尧和官居七品却被停职的扬州知县田文镜。在赈灾济民的过程中,这两人为胤禛都立下了汗马功劳。在此期间,胤禛又收了个叫花子李卫做为贴身奴才。

回京后,胤禛接手追讨户部欠款的差事,年羹尧和田文镜又继续为胤禛的得力干将。但是因为追款的事情涉及国之根本,最后不了了之,康熙为了保全胤禛,使出了罚大臣保皇子的招数,将田文镜贬为地方官。而年羹尧则因为八爷胤祀的举荐,接任四川巡抚。也正是在这个时候起,年羹尧萌生了墙头草的心态。

在追讨户部欠款的过程中,太子一党为了凑钱还款匪夷所思的搞起了用人命换钱的勾当。对方则是八爷党的部下——时任江南盐道的任伯安,因为营救押在刑部大牢被判处死刑的两个兄弟,买通了太子党的部下——刑部尚书等人,安排自家庄子里的张五哥去顶罪。但是令这些人没想到的是,张五哥曾经在江夏镇救过老四和老十三的命,就在张五哥问斩之际被老十三带着皇上及时赶到刑场予以营救。于是,张五哥化险为夷,当上了皇宫侍卫,自然感激老四、老十三的救命之恩。

因为刑部冤案的事情,康熙大为震怒,众皇子尤其是太子党和八爷党的斗争逐渐白热化,众多朝臣也有卷入其中的倾向。为了稳定大局,康熙先废太子然后又复立,同时罢了首辅大臣佟国维的职务,却安排他的侄子同时也是当年跟随自己南征北战的战将隆科多担任京城九门提督。在接下来粉碎太子图谋政变的斗争中,隆科多与胤禛奉旨密切配合,稳住了局势。

二废太子可以说是太子党、四爷党、八爷党的一次集体交锋,动作尺度最大的除了企图造反的太子党外就是血洗江夏镇、查封八爷党的万永当铺收缴《百官行述》的四爷党。最后按照康熙的处置结果来看,太子党全军覆没,四爷党内的二号人物老十三被圈禁算是折损过半,八爷党看似没有被处罚,但是随着江夏镇的覆灭和万永当铺被查封,整体实力也损失惨重。但是八爷党明显留了一手,那就是没有像上次参劾在追缴户部欠款时逼死老大臣的四爷党人物田文镜那样参劾制造江夏镇血案的年羹尧。笔者揣测,这是有意在拉拢年羹尧,达到削弱四爷党的目的。而胤禛则在江夏镇这件事中意识到了年羹尧的狠毒,由此产生了戒心,于是安排培养了数年的李卫担任四川的地方官,以此监视年羹尧。李卫从此彻底成为胤禛真正的心腹!

直到康熙五十七年老十四出兵西北,为了防止军权被八爷党一家掌握,胤禛举荐年羹尧去担任后勤总指挥。从这一过程中,年羹尧墙头草的心态表露无遗,胤禛自然也心知肚明,但是用人之际也只好用人不疑了,同时还是安排李卫去监视。从跟随年羹尧去四川任地方官到西北,李卫始终将年羹尧的一举一动及时告知胤禛,由此得到胤禛的器重。

康熙驾崩前后,传位诏书由张廷玉和隆科多执掌,在康熙驾崩前后,二人鼎力协助胤禛顺利继位,成为雍正时期最为得力的股肱大臣特别是张廷玉在后来雍正一朝兢兢业业协助雍正推行新政,功不可没。而在雍正继位这一过程中,侍卫张五哥的表现也可圈可点,先是护卫胤禛进入皇宫,在康熙传位完成后又将调动兵权的金牌令箭交给胤禛,为胤禛放出老十三夺取丰台大营兵权稳定局势立下大功,因此也可以称得上雍正的心腹。

雍正继位后,第一次朝会上,位居阿哥之首的三阿哥胤祉第一个公开表态支持雍正,当然也是说到做到。在稍后的科场舞弊案中暗中帮助雍正,既维护了雍正的体面又成功缉拿了不法之臣。后来在奉旨查抄八爷党财产的时候,胤祉也是毫不犹豫,因此也可以算作雍正的心腹吧。

雍正继位后同时提拔田文镜和李卫担任河南巡抚和江苏巡抚,并且在破获山西官员营私舞弊和科场舞弊案中立下大功。并且在后来在两省推行的新政过程中,两人均坚定不移的执行朝廷政策,任劳任怨、敢作为敢担当。作为大内侍卫的图里琛也开始崭露头角,先后多次担任钦差大臣,在破获山西官员营私舞弊和收缴年羹尧兵权两件大事中也是功不可没,算得上雍正的心腹。后来在铁帽子王同朝议政期间率领大内侍卫保卫澹宁居,逮捕投靠了八爷党的上书房领侍卫内大臣隆科多。

还有年羹尧,因为西北战事紧张,雍正不得不再次让他出任抚远大将军之职,但是却已经表露出对这个人的不信任。于是运用密折专奏的办法安排人去监视,而其中最为倚重的就是皇族出身的简亲王三世子伊兴阿,此人虽然戏份不多,但是在年羹尧任职大将军期间,绝对是雍正值得信赖的皇族人物,既然有密折专奏之权那就绝对是心腹人物,对于收缴年羹尧兵权、稳定西北也是立下大功之人。

雍正年间的第一场科举考试虽然不顺利,却也为他网罗了一批人才,比如刘墨林、王文昭、尹继善。刘、王二人都成为雍正的贴身大臣。刘墨林后来在随宝亲王巡视期间遇袭身亡,王文昭则在议政过程中第一个站出来揭露八爷党的不臣之举,尹继善则被外放给李卫当了藩台,三人也应该都算是雍正的心腹。

孙嘉诚原是云贵司主事,六品官,因为在铸币一事上忠言直谏,受到雍正的关注,迅速被提拔到监察御史这一类似于当今中纪委的岗位上。在后来的几场大案中全力支持雍正的决策,更是在弹劾年羹尧一事中再次忠言直谏。有人说雍正派孙嘉诚随年羹尧去西北是为了借刀杀人,但实际真正意义并不在于此。西北也是朝廷推行新政的重中之重,需要一位得力的文官去执行,因此孙嘉诚担负的任务不亚于田文镜和李卫,因此算得上雍正的心腹。而年羹尧因为杀害孙嘉诚,引发朝野震动,彻底失去雍正的信任与庇护,被雍正先辱后杀。

年羹尧倒台后,接任大将军职务的是岳钟琪,剧中没提他有什么过人之处,但从正史来说,岳钟琪是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时期的著名战将。剧中虽然没有明说他和雍正有什么关系,但是能一下子提拔到大将军职位上并且还不是过渡人物,如果非雍正器重自然不可能担任如此要职。因为西北不仅仅是边防重地,同时也是推行新政主要内容之一——火耗归公试验之地。

大人物说完了,说说小人物。

第一个就是李德全李公公,侍奉康熙几十年,深得信任,紧接着又侍奉雍正并且继续得到信任,也算是心腹人物。

第二个是乔引娣。

原本是老十四的相好,雍正为了处置老十四将其拉到自己身边当宫女。后来被雍正忧国忧民的所作所为感动,从此死心塌地为雍正效命,也算得上雍正的心腹。

其他网友观点

先纠正提问者的一个错误,清朝的皇子并不像明朝那样,生来就是亲王,是要有一定成绩才能被授予爵位的,而且最低只是贝子。并不是所有皇子都是所谓的王爷、贝勒爷,没有爵位的皇子大有人在。诸如胤祥、胤禄、胤礼,终康熙一朝都没有被授予任何爵,他们的爵位都是四哥清世宗给的,而不是父亲清圣祖。因此,提问者的这个问题本身就存在“问题”。

电视剧《雍正王朝》刻意在为即位前的雍正营造一个“孤臣”的形象,因此除了胤祥以外,并没有过多地提到与之有盟友关系的其他兄弟。换句话说,如果就电视剧《雍正王朝》而论,雍正的心腹兄弟只有一位,那就是胤祥。

但是,真实历史上,在一众兄弟当中,清世宗的盟友远不止胤祥一位,最起码还有胤禄和胤礼两位。虽然这两位在所谓“九子夺嫡”期间并没有公开为清世宗站台,表面上摆出一副与世无争的姿态。但是,从清世宗即位之后给他们的待遇来看,应当说这两位早已倒向了清世宗的“雍党”阵营。

先说胤禄。他是清圣祖的第十六子,终康熙一朝没有得到任何爵位。康熙六十一年,清世宗即位当天就把自己的保卫工作交给了胤禄,可想而知,清世宗是信任胤禄的。否则,即便胤禄只是一个置身事外、没有参与“九子夺嫡”皇子,清世宗也断然不敢把生家性命交付出去。毕竟,理论上胤禄也是清世宗的皇位竞争者之一。雍正元年,庄靖亲王博果铎去世,清世宗违背常规,跨过承泽裕亲王硕塞系的小宗旁支,以过继的形式硬生生帮胤禄抢来一顶铁帽子。要知道,与清世宗关系最铁、没有之一的胤祥,一辈子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地为清世宗卖命,到头来也不过就是得了一顶铁帽子而已。说胤禄不是“雍党”骨干,你信吗?

再说胤礼。他是清圣祖的第十七子,和胤祥、胤禄一样,终康熙一朝也没有获得任何爵位。当然,真实历史上的胤礼可没有像《甄嬛传》里那样给四哥送顶绿帽子。雍正元年,胤礼被即位伊始的清世宗册封为果郡王。雍正六年,晋封果亲王。和胤礼一样没有爵位且没有涉足“九子夺嫡”的皇子并不少,比他年长的也有,凭什么这顶郡王的帽子会落到他的头上? 但是,为什么胤禄得了一顶铁帽子,而胤礼为仅仅得了个郡王呢?这可能和他的岳父阿灵阿有一定的关系。实际上阿灵阿不是别人,正式清世宗的亲姨父,可偏偏这位姨父却站到了其政敌胤禩一边,搞得清世宗非常气愤,直到即位之后气都没有消。清世宗即位之后,对阿灵阿进行了总清算,顺带着连自己的表弟、阿灵阿的儿子阿尔松阿一起清算了,足见清世宗对这位姨父有多痛恨。虽然胤礼早已倒向了清世宗,毕竟有这一层关系,清世宗对他可能多少还是有些不放心的。只封郡王,很可能还是一种试探,既试探胤礼的反应,也观察之后处理阿灵阿父子时胤礼的态度。当然,从后来晋封亲王来看,胤礼交出的答卷还是很让四哥清世宗满意的。自此,胤礼彻底成为了清世宗的心腹,从清世宗临终前把胤礼留给儿子清高宗做顾命大臣也能看出一二。

此外,胤祺、胤祐等人虽然没有涉足“九子夺嫡”。但是,即便没有站到清世宗一边,与清世宗之间的关系应当还是比较亲近、融洽的。否则,仅凭胤祺是胤禟的胞兄这一点,也够他喝一壶的。


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谢谢。

上一篇: 巴基斯坦的陆军参谋长和陆军总参谋长有什么区别,他们的职能有什么不同?

下一篇: 汉武帝灭了卫青满门,为什么作为卫家亲戚的霍光后来能够得到重用?



推荐阅读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 软文发布 | 粤ICP备20211060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