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常识摘抄 > 内容

为什么说古代打仗耗费粮草,难道不打仗就不吃饭吗?

网友提问:

为什么说古代打仗耗费粮草,难道不打仗就不吃饭吗?

优质回答:

以我说,这个问题问的好,因为可借此题谈谈自古以来战争给人类带来的沉重灾难,更是个宣扬和平之可贵的机会。

然而,见到下方诸多评论,把这个问题当成了军事理论讲堂,引经据典,高谈阔论,甚至以军事家的视角把这个问题提升到了战略战术的高度。

我们知道,战争不仅仅是人力,物力,财力,国力的消耗战,同样消耗人的心力和毅力。试想,在古代农耕社会,没有战争,就等于青壮劳力可以稳定的从事农业生产,自给自足,如此根本无从谈起耗费粮草。战争,就以谓着必须要征招大量兵丁,放弃农田去战场,因此势必引起从事农业劳力不足,必然影响农业产出,从而导致粮食供求不平衡的状况。也就是说,没那么多人种地了,还是那么多人等着要吃饭,光吃不干,岂能不耗费?!

由此说来,这个“不打仗同样要吃饭耗费粮草”的问题就不是问题了。难道我们非要将此以智慧的血染的军事理论来进行阐述吗?战争血腥又残酷,和平珍贵而光明!

其他网友观点

古代军队不打仗的时候,当然也要吃饭。但是打仗时期的吃饭和不打仗时期的吃饭,完全是两个概念。

其实并不是非战时不消耗粮草,而是战时的粮草消耗速度太快了。司马迁曾经说过:“粮草不够多,就切记不能和敌方打持久战。”

古代打仗时,士兵们都吃什么?粮草如何押送?

俗话说,大军未动,粮草先行。“粮草”就包括了人吃的“粮”和牲口吃的“草”。古代运输条件差,道路情况又异常复杂,这对粮草的运输特别不便。比如三国时蜀汉军队“六出祁山”,粮草的供应问题非常棘手,所以诸葛亮才发明了善于在山地运行的“木牛流马”。

那古代打仗到底吃什么呀?就是小米、干饼、锅盔、肉干、野菜等等,小米作为我们古代主要的粮食作物,小米及其制品就成为了一种比较普遍的军粮。只不过是分别用以上三者杂以蔬菜、豆类甚至肉类煮成大锅稠粥,便于做也便于吃。

做法就是最简单的炖和煎,乱七八糟的食材往锅里一搁,支上火,倒水加油,就开始——乱炖翻煎,嫌没味道的话,再剥几瓣蒜,多撒两把盐。

而蒙古军队出征主食是羊肉干,羊肉煮熟后晾干,可即食,蒙古士兵基本上是在马背上边喝马奶酒边吃肉干,行军速度不变。

最后,一种情况是实在没有粮食吃的时候,会发生吃人的残忍场景,而且在古代还是

为什么说古代打仗耗费粮草,难道不打仗就不吃饭吗?

与现代军队不同,古代军队的职业化水平并没有那么高。古代军队多是临时征召的。有战事的时候入伍打仗,和平时期就参与生产,这种行为被称作“屯田”。

国家会把军队驻扎在一些边境地区或者无主的区域之中(一般经过战乱之后,会有大批的无主之地)。军队在该地区类似于“生产建设兵团”,士兵们每年划出固定的时期操练,其他时期都用来种田。在粮食上尽量实现自给自足,减轻国家压力。比如三国时期姜维在汉中屯田,就是典型的自给自足型军队。 

唐朝以前,古代军队大多数实行这种制度,这种制度称之为“府兵制”。唐朝中期以后府兵制解体,开始出现了大批专业化的职业军队,这也让国家可以负担的军队数量大大减少,因为军队全靠国家养着。典型的例子就是清朝,清朝的疆域远大于唐朝,人口数量是唐朝的五倍都不止,可是清朝的军队只有六十到八十万,远远没有唐朝多,多了实在养不起。

不过总体来说,唐朝以前,政府在和平时期养兵的成本是不大的,因为军队基本可以自给自足。所以政府可以攒下钱用来主动进攻,也成就了汉唐的赫赫功勋。说了这么多,古代打仗为什么费粮食呢?

打仗消耗的粮食不是消耗在士兵身上,而是消耗在了运输上面!军队出兵是要打仗的,可是打仗不能只在家门打仗吧?发生战争的战场可能在千里之外,军队要机动到那里。这一路上,军队要吃饭,到了战场之后,军队要吃饭,如果长期驻扎在战场,军队也一样要吃饭。

士兵们的确可以带上几天的干粮,可是古代士兵不是钢铁侠,负重是有限的,一个士兵能带上十天的干粮就是极限了。直到抗美援朝,志愿军的士兵每人也只能带七天的干粮。那么士兵的粮食吃完,就要有人运。

古代没有铁路,没有大卡车,无论粮食有多少,运输的方式都是人拉肩扛,牛牵马拽。 

人的有效负重是很低的,走远路更是如此。有道是远道无轻载,一个人能带个三五十公斤的东西已经是极限了。牛马虽然力量大一点,但是耐力不好(牛马的耐力不如人,负重更是如此),所以速度会很慢,古代的辎重队伍,一天能走五十里路已经是奇迹了,一天只能走二三十里很正常。

这里还有一个问题,比如一支辎重队,每天走三十里,战场在三百里外,政府要补给三百里以外的军队,会发生什么?三百里的路程,这支队伍要走十天,但是时间不是问题,问题是在这十天里,这支辎重队里的人和马,也是要吃饭的。

人不是机器,相信我,他们在吃光自己所运输的粮食之前,是绝对不会饿死的。所以古代政府要供给三百里外的部队要准备什么呢?要准备辎重队十天的粮食+前线士兵的粮食。对吗?肯定不对啊,因为辎重队不会留在那里,你要给他们回来的粮食啊!

所以,政府需要准备的是:辎重队二十天的粮食+给军队的粮食。随着战线的拉长,你会发现大部分的粮食不是给了军队,而是给了运输粮食的辎重队。战线越长,消耗在路上的粮食越多。

在秦始皇时期,有人做过统计,秦朝要供给长城前线的士兵,从中原地区运出三十石粮食,才能有一石送到长城下,那二十九石呢?全在路上被吃掉了。而汉武帝征西域的时候则更可怕,由于道路艰难,路途遥远。从长安出发的军粮,居然只有两百分之一到达敦煌前线,浪费比例极其惊人。

所以,古代军队打仗,有条件的话尽量选择就地取粮(抢老百姓或者抢敌人),或者挖运河运粮(船运的效率高很多)。你可以发现,古代的大规模战争,比如长平之战,淝水之战等,基本都符合以下两个条件之一:补给线非常短;有水运;

淝水之战时,前秦军队有长江和淮河作为运输通道,通过水运运输粮食。而长平之战的战场离秦、赵两国的本土和农业区都非常近,补给线只有一二百里,这才让长平之战双方各自拥有几十万军队。

而只要战场稍远,没有水运,古代的战争规模就会断崖式下跌,比如萨尔浒之战。明朝作为一个人口上亿的封建大帝国,居然只能出动十二万人进攻后金,这已经是明朝的极限了,可见古代打仗的补给有多么艰难。

总结:古时候一旦开始打仗,尤其是大一统的时代,国家进行大规模的对外战争,对于粮草的消耗,往往是一个天文数字了。

而且打仗,士兵们粮食不能自足自给了,朝廷只能征收百姓的粮食,这也就是为什么一到打仗,经常民间就会处长饥荒的原因了!

其他网友观点

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了,其实以人吃的口粮情况来看,在家里吃的粮食和上战场的时候吃的是差不多的,不会因为多操练几下多吃几口粮食就导致过分耗费粮草。

影响这一因素的主要还是运输问题,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生活在现代交通运输条件下的同学是无法想象古代运输粮食的困难的,享受惯了现代交通便利的我们,走两站公交都费劲,为了解决从公交车站到家的这段距离,这几年还兴起了共享单车这个行业,虽然潮水退去是一地鸡毛,但是懒惰促进社会发展已经不是什么新鲜的话题了。

随着蒸汽机和内燃机应用于交通领域,实际上是大大改变了近代以来的战争格局,比如在19世纪上半叶的战争中,大多还停留在风帆木舰时代。

第一次鸦片战争中英国的军舰大多如此。但是蒸汽机的引入,风帆船逐渐退居二线,到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已经普遍使用蒸汽动力的军舰,可以说,西方能够掀开对中国的大规模侵略活动,主要原因实际上是蒸汽动力应用于海军。

在没有蒸汽动力船只之前,英国虽然战胜了中国海军,但是想要进一步侵略也并非易事。

在没有机械动力的时代,粮草运输一直是战争的症结,中国古代的战争大多以争夺粮草为战争的决胜点,在官渡之战中,袁绍远比曹操实力更为雄厚,而曹操在袭取袁绍的粮食据点乌巢后,使得袁军颇为震惊,最后发生溃败。

那么,古代是怎么运输粮食的呢?这估计是一道数学题 ,对讨厌计算的同学,我直接告诉你答案是,至少有三个运输粮食的人,才能养活一个士兵,如果你对数字计算不是那么反感,请继续向下看。

在沈括的《梦溪笔谈》中详细讲述了中国古代的粮食运输情况,估计看完古代是怎么运粮的,会对这个问题有一个更直观的看法。

按照沈括计算,一个运粮人可以携带6斗米的话,一个士兵携带5天的口粮,一个运粮人供应一个士兵的话,可以走18天。

注1:1斗等于10升,每个人一天吃2升,两个人一天就是4升,60升可以吃15天,再加上士兵的口粮,到第18天就吃完了。

注2:沈括是宋朝人,按照宋代换算比例,一斗相当于12斤,一个士兵负重是72斤,一人一天两升相当于吃2.4斤,看到这里很多同学肯定会说,怎么这么能吃,一天竟然能吃2.4斤,古代是没有菜的,粮食可能也是粗粮,不是那么顶饱。

但是,这18天只是去的路程,算来回的话,只能走9天。

显然用一个运粮的人来供应一个士兵是不现实的事情,那就两个运粮人供养一个士兵,看看能走多远,三个人同时上路,两个运粮的携带12斗(120升)粮食,等到第八天的时候,已经吃完48升,再剩下12升给一个运粮的回家,剩下一个满负重的运粮的跟一个士兵继续走,两个人跟前面的一样,可以走18天,一共可以走26天。当然,如果算上返程的话,只能走13天。

计算的原理就是,一个人最多能够携带6斗的粮食,在把一个人的粮食吃到差不多剩下的粮食能够他回家,就可以让他回家,然后其他人继续全负重的情况下赶路。

很明显,两人供养一个士兵也跟不上速度,那就三个人运粮人供养一个士兵,放大招了,得好好计算了。

这回是四个人同时上路,能够携带18斗,前面六天半的行程,四人每天吃8升,然后减一个人回去(给他8升回家),剩下两个满载运粮与一个士兵上路,与上面等同再过七天的时候,再减去一个人(给他18升粮回家),剩下一个运粮和一个士兵,能走18天。

也就是说,三人运粮供一个士兵,可以走31天,来回的话,只能走16天。

沈括的算法已经到极限了,在具体实现可能并不实现,但是用三个运粮人供养一个士兵已经是古代将领的常识了,想要调动十万大军,最少准备30万的民夫来运输粮食。

正因为如此,《孙子兵法》中就写道,有智慧的将领一定是千方百计地去得到敌人的粮草,吃敌人1斤粮食,相当于省了自己20斤粮食。

很多人肯定会说,那么中原的士兵为何不用畜力来运输粮食,沈括在《梦溪笔谈》里面认为,如果用骡马或者骆驼的话,比人运粮是多一点,但是费用也是大,马匹整不好就饿死,相比较之下,还是人负粮食能好一点。

说到这里,我感觉作为北宋的沈括,应该也是对宋朝无马的一种无奈吧!尽管王安石曾实行保马法,最后也是一地鸡毛,没有成功。

其实成吉思汗的军队能够打到欧洲,主要就是因为蒙古人的骑兵运输粮食厉害,蒙古人以骑兵为主,一个骑兵配备不止一匹马的哦,其他两匹马多多少少都能运输点口粮,而另一方面,蒙古人多以牛羊肉为吃的,据说他们是一边打仗一边带着牛羊行走,打到哪里吃到哪里,当然,蒙古人晒的牛肉干,也是真顶饱啊!

可能是借鉴于蒙古在欧亚大陆的驰骋纵横情况,日本在发动侵华战争前就开始大量饲养战马,在二战前曾打算培养150万匹战马,可见其野心之大。


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谢谢。

上一篇: 赵匡胤是想传位给自己弟弟吗?后来又后悔了?

下一篇: 古代的司徒、司马和司空是什么官职?分别相当于现在的什么职位?



推荐阅读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 软文发布 | 粤ICP备20211060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