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常识摘抄 > 内容

中国历史上的明朝和《倚天屠龙记》里面的明教到底是什么关系呢?

网友提问:

中国历史上的明朝和《倚天屠龙记》里面的明教到底是什么关系呢?

优质回答:

仿佛见苍颜皓首,忽思往日之艰辛。回想起几十年前,莫道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明王出世、普渡众生,虎贲三千直抵幽燕之地、龙飞九五重开大宋之天,自己如何是以卑微之身开创大明江山的?

元朝末年、黄河泛滥,吏治腐败、横征暴敛,苛捐杂税、名目繁多,祖辈们因拖欠税款,不得不在淮河流域到处躲债,过着颠沛流离、不断迁徙的生活,自己只想做一个能自给自足的自耕农民而已。在朱重八17岁、遮天蔽日的蝗虫与横行严重的瘟疫随干旱席卷江淮的那年,父亲朱五四去世,三天后大哥朱重五去世,十三天后母亲陈氏也不幸去世了,因朱家是外来户,没有土地,只能向地主刘继德求一块坟地,却遭到了辱骂。

在阖家守丧的灾难性惨痛中,为富不仁者的冷漠与残酷,又深深地刺痛了少年朱重八的心,好在遇到了好心人刘继德的哥哥和邻居家的汪大娘,才加入了郭子兴领导的白莲教徒云集的红巾军,并改名朱元璋,取诛灭元朝的一种玉器之意。艰苦的流浪生活,铸造了朱元璋坚毅、果敢的性格。他精明能干,处事得当,很快就在起义反元的红巾军中崭露头角,被郭子兴任命为亲兵九夫长,后又提升做了镇抚,李善长、徐达、周德兴、郭英等人纷纷前来投效朱元璋。

刚刚起兵不久,打下滁州时老儒生范常拄着拐杖来到朱元璋军营门口,两位老乡聊得情投意合,更是得到了易学专家陶安的归附,结识了枫林先生朱升、太史公宋濂、时人比之诸葛亮的刘基,以及龙泉人章溢、丽水人叶琛等等。

有了这么一群饱学之士的辅佐,堪为治军豪杰的朱元璋如鱼得水,在各大小势力的犬牙交错之间越战越强,于鄱阳湖消灭了陈友谅。在进攻张士诚前夕,已经贵为吴王的朱元璋,发布了一道檄文,狠狠地黑了白莲教一把。朱元璋认为,当初在发动起义的时候,没有这种装神弄鬼、超自然力量的支持,不借助这种覆船山为中心的秘密明教总舵,是很难迅速扩张自己的实力、号召成千上万人的;要想建立一个强有力的政治组织,进而统一中国,还得靠儒家士大夫那套。等于从根本上,否定了白莲教的救世理论。

朱元璋初定天下,建国号,意在大中,既而祈天,乃得大明。可见朱元璋绝对是个大汉民族主义者,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旨在复汉官之威仪,其复杂的人生经历造就了复杂的个性。走到人生巅峰的朱元璋,却越发脆弱,这个皇帝宝座实在是天与之、人归之,现在谁要敢造反,就是乡里不相容,甚至六亲亦被杀害,身家父母妻子一概化为泥土,道出了其人格的复杂性。皇权在握,又怕人抢夺;三十有一年,忧危积心,日勤不怠。

朱元璋喜欢忆苦思甜,以凸显自己奋斗精神和得国之正,却内心深处很忌讳他人提及。治国愿作圣贤、让世间没有贪官奸佞;起家亦是盗贼,在乱世草莽中狡悍无比。从登基到去世,他几乎没有一天休息过,焦虑与狐疑,日盛一日。

近年来,有大多数人认为明教是当时流行的一种信仰,故大明国号源于明教一事,我觉得并不属实。大明国号,实际上与白莲教、明教并没有关系,不受影响也是不可能的,我认为而是源于孔子后学之手《易传》中的一句话:大明终始,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

(原创个人观点)

其他网友观点

文/纳兰谈史 感谢邀请,是有关系的。

元至正二十七年(公元1367年),吴军北伐大军平定山东,南征大军攻克浙江、福建,吴军南北双线作战皆获大捷,元兵和各路割据军阀兵败如山倒,荡平天下指日可待矣!

此刻,端坐在金陵城中的朱元璋看着朝堂下欣喜若狂的文武百官,心里面的激动无法用语言来形容,就好像是一个穷光蛋买彩票中了亿万金钱一样兴奋,当然,江山社稷绝不是亿万财富能够比拟的。吴王即将称帝,下面的文武大臣也坐等成为新帝国的开国元勋,他们即将成为新的地主阶级、他们即将拥有享之不尽的荣华富贵、他们即将会被光荣的载入史册,这一切即在眼前。在前方战场的杀喊声中,后方大营商量起了新王朝的开国礼典。

当然最为重要的一环就是国号选定的问题,一个国号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一个王朝的命运,起码古代人还是还是很坚信这一点的,他们也乐此不疲的将秦朝、隋朝的早亡归咎于国号的不佳。明朝的国号选择还是蛮有意思的,跟中国历史上很多王朝选择国号不太一样,不是根据起事时地名而定(如吴、蜀),也不是根据封爵邑而定(如周、唐)而是根据教义来选择的。都知道朱元璋早年本是明教徒,但这个明教可不是金庸武侠小说中那样简简单单还会乾坤大挪移的魔教,而是一种带有诺斯底主义色彩的二元论宗教。它发源于三世纪波斯的摩尼教(明教)于六世纪传入我国新疆地区,当时由于唐朝的统治者正在推行灭佛运动,大肆的打压宗教势力,所以摩尼教也未曾幸免,但好在没被扼杀掉存活了下来,从此便隐匿在民间,并不断吸收先进的中国道家和儒家思想,持续的发展壮大,成为极有竞争力的民间宗教势力之一,而且朱元璋部下的红巾军很大一部分也都是明教徒。尽管很大一部分知识分子不太赞成以宗教名号来定国号,但是“明”这个字的确是太有寓意了。中国古人比较信仰日月,认为那是神圣的标志,是历代王朝统治者虔诚参拜的对象。再加上明朝在历史上非常特殊,这是史上第一支从南方起家北伐成功的政权力量,参照五行八卦轮,南方属火为阳,北方属水为阴,而定号大明恰好符合以水治火,以阳消阴的五行逻辑。这样一解释出来,那些文臣自然就愿意接受了,所以就没有那么多国号争议了。就这样,明朝的国号诞生了。但朱元璋明白“明王出世,普渡众生”这句预言的破坏力,所以在他缔造大明王朝后就立刻下诏取缔了一系列的“邪教”(包括明教、白莲社、弥勒教等)并立法来限制民众参与传播这些邪教组织。但遗憾的是,朱元璋并没有让百姓享受到王朝的光明,反而加剧了民间宗教和统治阶层的矛盾,使得叛逆宗教对底层社会进行恶性不良的误导,甚至是爆发动乱。

参考文献:《明实录》、《明教和大明帝国》

其他网友观点

关于明朝国号的由来,目前,有两个完全不同的说法。公元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称帝,建立了明朝。关于明朝的由来,存在两种猜测。第一,朱元璋采用了金木水火土朝代相克的说法,明朝在五行中属火,正好克制元朝。后来,皇太极把后金改成了大清,也是这个原因。第二,就是因为朱元璋是明教出身,因此采用了明作为国号。从后来的表现来看,朱元璋仅仅是名义上信奉明教,他其实是信仰佛教的。

明教是中亚地区传入的宗教,属于佛教的分支之一,在中原被称为拜火教。早在唐朝时期,明教就已经开始在中原各地传播。到唐宋时期,屡屡遭到朝廷的打击,因此转入了地下活动。在元朝统治的末期,天灾人祸同时出现,出现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自古以来,农民起义的背后都是各种宗教的支持,例如黄巾军、红巾军、太平军等等。由于,小明王的势力最大,各地的起义军都打起了明王的旗号。朱元璋就是其中之一,在名义上成了明王的部下。

在小明王垮台以后,朱元璋迅速开始了自己的事业。在朱元璋称帝以后,除了佛教、道教等宗教之外,朱元璋严禁其他宗教的传播。从实际情况来看,虽说朱元璋是明教出身,但仍是标准的中原皇帝。采用明作为国号,还是朝代相克的因素更多一些。中国古代的朝代有很有特点,都有自己的属性,例如宋朝属木。后来的皇太极把金改成了清,也是为了克制明朝的火。


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谢谢。

上一篇: 英国公民举行大规模游行示威。要求举行第二次脱欧公投。难道议会讨论脱欧是非法吗?

下一篇: 曾经拥有亚洲第一的基础设施,为什么印度未能崛起?



推荐阅读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 软文发布 | 粤ICP备20211060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