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常识摘抄 > 内容

当有一首诗,意境很好,但不合平仄格律,改了以后就没有原先的意境了该怎么办?

网友提问:

当有一首诗,意境很好,但不合平仄格律,改了以后就没有原先的意境了该怎么办?

优质回答:

我是万方,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写格律诗词,就得按规矩来,说是带着镣铐跳舞,这付镣铐是你自己选的

这个问题争执比较大。包括我的同学群里面,或者象《今日头条》这样的大众媒体,里面有太多的的不合格律的诗词。如,标题里面标有七律或者某词牌,细细一看也就是学数是个对的,其余的什么平仄押韵都比较混乱,更不要说什么对仗粘连这些要求。

不过我个人还是这样认为,如果标明了格式,而又不按格式来。这种做法就不太合适,知道的人哓得你对格式不懂,不知道的还以为格式就这么个东西,给人一种误导。

也有人说,写作格律待是带着镣铐跳舞,说这个话就有点扯淡!为什么说?因为这付镣铐是你自己要带的,而不是别人拿刀拿枪逼着你的。如果你说格律诗是镣铐,你就大可不必去带,想表达诗意,可用自由体,也可用其它格式,你就别写格律诗就是了。不要弄成了和有些游客一样,带个假的镣铐在那边,摆个姿势照个相,这样玩玩可以,但绝对不能说那个镣铐是真的,如果这样玩,误会也就大了。

题主的问题是:火候未到

题主的问题,对于功底深厚的诗家绝对不是问题,说白了,火候不到

古人写诗肯定也会遇到这个问题,他们的解决办法是不断换字,或者采用典故。汉语言有一个好处是同意不同音的字词很多,可供你不断地换,这就是所谓锤练。用典,一个要作者语文历史等方面的功底很深,还有一个是要求读者水平很高,不然就读不懂,因此不到万不得已最好不用典故。

我是万方,热爱诗词以及人生哲理。读过我的文章请赐评、讨论、点赞和关注!(如有想互关的朋友请私信与我)

其他网友观点

这个好办,只要不标注是“律”或“绝”,就没有人去考虑该诗是否合乎平仄。古体诗并不要求平仄 ,只有近体诗即律诗、绝句才有严格的平仄要求。因为平仄问题伤害了诗的意境,主题,使之不能很好的表情达意,我以为不可取。毕竟诗歌创作的根本目的在于抒发情感,表现作者的见闻 ,观点和主张,这是诗歌的灵魂,而诗歌的体裁是形式,因形害意不是理智之举。如果改过之后既合乎格律,又不影响主题的表达 ,能做到内容和形式完美统一,改改还是很好的。如若改后有伤表情达意,甚至不成体统,倒不如不叫它格律诗。

其他网友观点

我有一首自觉得还成的,不合律的诗,那位大仙能修改成符合格律的诗!

十里烟弄万马腾

铁蹄踏落海啸风

夕阳喋血莽原闊

谁吟萧萧第一声


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谢谢。

上一篇: 为什么说高阳公主像织女像婴宁(《聊斋》人物)?但她又局限于人性局限于现实?

下一篇: 作为汉武帝立的太子,刘剧为什么要造反?



推荐阅读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 软文发布 | 粤ICP备20211060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