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常识摘抄 > 内容

林黛玉作为列侯的六世孙女,七品官的女儿,为什么会有人说她家世很好?

网友提问:

林黛玉作为列侯的六世孙女,七品官的女儿,为什么会有人说她家世很好?

优质回答:

林妹妹的家世的确很好呀!祖上世袭侯爵,和贾家的差距也不大,否则长着一双富贵眼的贾家怎么会与之联姻?

黛玉之母贾敏是真正的侯门绣户女,出生于贾家鼎盛时期,就连贾宝玉的母亲王夫人都叹息贾敏“未出阁时,是何等的娇生惯养,是何等的金尊玉贵,那才像个千金小姐的体统。如今这几个姊妹,不过比人家的丫头略强些罢了。”

迎、探、惜三春,以及黛玉、宝钗的物质生活,已经是普通人家可望而不可及的,她们一个月的生活费大约够刘姥姥家好几年了。想组诗会就能组,想学诗作画都可以。但就算这样,在王夫人眼里也只比丫头强一点,远远比不上贾敏。

身为贾家的掌上明珠,贾敏的夫婿林如海肯定也是千挑万选出来的。

书中明确说了,林如海是探花郎,历任“兰台寺大夫”、“巡盐御史”等职。这是什么官职呢?《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是清朝人,隐射的也是清朝事,咱们就假设林如海当的是清朝的官。

在清朝或者之前的其他朝代,“兰台寺大夫”是高阶文官,大约是四品。“巡盐御史”在明朝是正七品,但到了清朝康熙年间,巡盐御史或从内务府直接选任,或者由其他职位上的内务府出身的官员兼任,虽然加上监察御史衔,但一般使用原官品级。

也就是说,林如海的官衔以兰台寺大夫为准,是四品或以上,品级至少比贾宝玉之父贾政要高。

这还只是明面上的。最主要的是,盐在古代是朝廷管控品,凡是与盐务有关的官员,无论职位高低都是皇帝的心腹,这可比不被皇帝喜欢的一品二品要好得多。

巡盐御史的权力极大,担负着监察盐政、纠举不法的使命,有对盐场事务的查勘权、以及对盐场官员的考核权,到后来甚至全面介入盐政事务并凌驾于都转运盐使司之上,是盐务上的高级官员。

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贾、林两家这一场联姻,贾敏并不是下嫁,林如海也不是高攀。相反,是日渐没落的贾家要拉拢政治新秀、皇帝亲信的林如海。

所以,如果林如海活着,林黛玉的境遇将大为不同,那时就轮不到王夫人嫌弃她,而是林如海看不上混迹于丫头间的贾宝玉、以及藏污纳垢的贾府,不可能将宝贝女儿嫁回岳家。

【我是一粒沙,喜欢就关注我吧!】

其他网友观点

林黛玉的家世背景!

《红楼梦》本就描写薛、王、贾、史四大家族的富贵生活,其中以贾府为主要表现对象,王熙凤、王夫人代表王家,薛宝钗代表薛家,史家其实就是贾母了。

书中还有李纨、邢夫人以及其他太太们无不都是极其富贵的家族背景,基本上是强强联姻,唯一例外的就是淫丧天香楼的秦可卿,当然秦可卿也被刘心武解读的背景更为强大,我们不做讨论。

那么在这样极其富贵的家族里面,林黛玉的身份难道只有母亲这边的贾府吗?显然不是,作为贾母最为疼爱的贾敏,贾母自然不会随便找一个男人就嫁出去的,必定是才华和家世都能够与贾府实力响当的才可以。

那么林黛玉的父亲林如海的家族是怎样的一个背景。

林如海籍贯姑苏,本人是探花出身,可见其的确是才华横溢,历任“兰台寺大夫”、“巡盐御史”等职。

林如海祖上,曾袭过列侯,到如海时,“业经五世。起初时,只封袭三世,因当今隆恩盛德,远迈前代,额外加恩,至如海之父,又袭了一代。”

这就是说,林家祖上降等承袭过列侯这一爵位,至如海之父为最后一代。至如海时,林家根基已尽,君子之泽,五世而斩。林家支庶不盛,子孙有限,虽有几门,却与如海俱是堂族而已,没甚亲支嫡派的。

列侯是秦朝至陈朝存在的爵位,汉以前为二十等爵中的最高一等,在清朝降等袭爵的制度下,只能封袭三代的,理论上为骑都尉。

兰台寺大夫相当于后来的御史中丞,尽管级别有所变化,但多数是正二品官员,在汉朝时曾为四品。

巡盐御史在明清确为肥差,且曹雪芹家族中有若干人担任过该职。

林黛玉从某种层面上讲就是六世嫡传孙女,比如袁绍家族就是四世三公。人长的漂亮,聪慧过人,诗此信手拈来,有家教修养。

宝玉是荣国府的人,姐姐是皇妃,虽然和林黛玉相比强了不少,但二人在一起的话,也算是“虽系钟鼎之家,却亦是书香之族”。

如果还不能信服的话,我们可以用薛宝钗对比一下孰强孰弱了。

林黛玉虽系钟鼎之家,却亦是书香(甲戌侧批:要紧二字,盖钟鼎亦必有书香方至美。)只可惜这林家支庶不盛,子孙有限,虽有几门,却与如海俱是堂族而已,没甚亲支嫡派的。”

薛家的祖上曾经是官身,祖上紫薇舍人薛公,即中书舍人。到了薛宝钗父亲这一代,做了商人。后通过婚姻,和另外三个家族有了亲戚关系,所以薛家的生意和地位一直比较稳。

但正是随着姻亲关系的疏远,没有了官员的袒护,薛家慢慢地很艰难。爷爷辈还是大官,到老子辈就成了皇商,到薛蟠薛宝钗这一辈,甚至要去投奔亲戚了,是不是一代不如一代,薛家已经是自身难保。

薛家的家财虽很多,但始终没有地位,无法和林家相提并论。

即便有人还是不愿意接受,但林黛玉配个王公贵族也是没有问题的。

纯手工作答,如果这个回答对大家有帮助, 欢迎大家点赞、转发分享和关注博而化易来支持我吧!朋友的一评一转都是对博而化易最大的肯定和支持,感谢伙伴们的支持!

其他网友观点

嗯,这就需要比较林如海与贾政。

无非三个方面,家世、官职、宗法地位。

家世,也就是祖先的职业

二者的祖先职业分类其实相同,都是王朝的勋贵阶层。虽然看起来荣国公地位比列侯更高,但如今的荣国府已经不是国公,爵位也在贾赦头上,所以贾政仅仅只是有一个曾经当国公的父亲而已。

即便林如海这一代已经不是勋贵,但林如海自己争气啊,科举探花出身比贾政的勋贵子弟身份更清贵是毫无疑问的。

官职

从书中知道,贾政没功名,读书不成,父亲过世才得到恩荫的额外主事,入部学习。就是说皇帝给了个正六品文官。

故事发展,贾政晋升员外郎,这是一个有明确品级的官—从五品。后面,不管贾政当学政还是粮道,这些官职都不是实际职务而是临时差遣挂职。本人官职依旧还是从五品工部员外郎。

林如海职务有所争议。

争议是,林如海职务是什么级别?

清代两淮巡盐御史(通常称呼为盐政)有两个情况,一是初期的七品监察御史,一年一换。可这对不上,林黛玉5岁时父亲点了盐政,大约11岁时林如海死,就是说林如海担任了六七年的七品,这不符合明清时期的官场习惯,皇帝也不敢这么放纵。

不过,后期两淮巡盐御史转为总督或者巡抚兼任,也有如曹雪芹家族那样的江宁织造以正从五品兼任。

此外,盐运使司是当时盐业主管机构,负责收购盐,再按盐引收税。这是一个超级肥缺的官职,级别是正三品。

所以,林如海既不是总督巡抚的兼任,也不会是正三品盐运使,更不会是只有七品的巡盐御史,大体是盐运使司下面的官员,级别大约五品。

又有人要说,前科探花嘛,七品很正常。

第一,前科不一定是上一科。就如我们说高考往届生一样,不一定是去年的考生。

第二,林如海的年龄有真相。

探花可不是谁都能当的,必须是年轻英俊小生,考虑林如海在第2回已四十多岁,也就是当时已出仕10~15年以上。因为明清进士的平均年龄是34岁,哪怕选一个30岁的探花都不大符合惯例。

当科探花从七品入翰林院任编修,三年必升正七品,在京城7~12年最少该正六品,官员外放还得加一级,则林如海第2回点盐政最低从五品,与贾政级别完全相同。

这可参照曹雪芹父亲曹頫得到验证,他也以从五品户部员外郎兼盐政。

其实,能够请贾雨村这样免职的从四品知府担任林黛玉的教师,也充分说明林如海不可能只有七品官身份。

宗法地位

从宗法上说,贾政只是荣国府别支,林如海则是林家的主干嫡支。

有人说,这贾政是贵妃的爹啊。

这不假。但明清禁止后宫干政,贾元春封妃多年没给父亲求爵升官,大体无宠。而且套上外戚的身份,贾政的个人地位也只会再下降一等。

结论:无论从何种方面看,林如海的身份都是高于贾政的。毋庸置疑。


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谢谢。

上一篇: 为什么有的地方黄河鲤鱼价格贵,长江鲤鱼价格便宜?

下一篇: 刘备为何见人就说自己是靖王刘胜后代,却只字不提刘邦?



推荐阅读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 软文发布 | 粤ICP备20211060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