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常识摘抄 > 内容

为什么佛教产生于印度,又在印度衰微消亡了呢?

网友提问:

为什么佛教产生于印度,又在印度衰微消亡了呢?

优质回答:

佛教并非产生于印度,释迦摩尼也并非佛教的创始人。

当佛教文化在蜀中(也就是学者们所说的古佛国)悄然兴起的时候,印度人还根本不知道佛教为何物;当东方大地上的燃灯古佛脚踩莲花的时候,释迦摩尼还没有出生。当然,出生于古印度尼泊尔境内的释迦摩尼无疑是佛教中的集大成者,他自称前世为善慧童子,曾经受到过燃灯古佛的开示,此举无疑会提高他在佛教徒中的地位。若说修为,与他同时期的维摩诘的佛学造诣也绝不在释迦摩尼之下。

在燃灯古佛圆寂了很多年很多年以后,佛教文化在释迦摩尼的推动下,一度兴盛于“古印度”的尼泊尔地区,然后逐渐向东方传播,期间可能对“今印度”的其他地区产生过一定的影响,但并未成为“今印度”宗教的主流。佛教文化之于“今印度”,就像是一位过客一样,只能用“曾经来过”一词来形容,不存在“产生”与“消亡”的问题。而作为古印度地区之一的尼泊尔,至今仍然有很多信仰佛教的人,首都加德满都寺庙林立,佛像的数量远远多于居民的数量,可见佛教在该地区并未消亡。

其他网友观点

一. 佛教在印度产生,不是偶然的。

曾经在书上看见过这样一句话:

大概一千万人当中,才有一双梁祝,才可以化蝶。

所以大概在一千万修行的人当中,才有一个人开悟,修成正果,得到佛法。

所以佛教的产生,首先要有一个觉悟的基础,在此基础上,佛教才能生根开花结果。

佛教的创立者释迦摩尼就是一千万人中那个开悟者。

佛教思想的产生,必须要有一定程度的文明给他提供养分,而当时的印度,文明程度达到一个相当不错的水平。释迦摩尼出家前,就学习过婆罗门教的各种经典。婆罗门教的历史比佛教早多了,距今八千多年。佛教中的许多义理和婆罗门教相类似,如轮回,因果等。可以说婆罗门教的义理给了释迦摩尼启发和觉悟,释迦牟尼才创立了佛教。

二. 佛教在印度的产生及兴衰过程:

1. 公元前6世纪,佛陀释迦摩尼在古印度创立佛教;

2. 公元前3世纪,古印度摩揭陀国孔雀王朝的第三代国王阿育王将佛教定为国教,在公 元5世纪和6世纪,佛教达到全盛;

3. 公元8世纪左右,印度教迅速发展,佛教受到重创。

4. 8世纪起,阿拉伯、阿富汗等穆斯入侵印度,佛教进一步被打击。

5. 公元1203年,阿拉伯人摧毁了佛教的最后据点——超戒寺,佛教在印度正式灭亡。

三. 佛教在印度的消亡,有几个原因:

1. 佛教灭亡的直接原因是,印度教的兴起和伊斯兰教的入侵。

佛教在印度流行的几个世纪里,婆罗门教一直在民众中有相当大的势力,即使是在佛教最兴盛的阿育王时期。佛教在产生初期是和政权机密联系在一起的,佛教努力迎合王权,王权通过佛教思想来实施统治,佛教通过王权巩固了自己的地位,弘扬了佛法。例如佛教在阿育王时期的大力发展,就离不开阿育王政权的定力支持。但随着历史的发展,岌多王朝重新支持婆罗门教,婆罗门教迅速复兴,而此时佛教则以一种随缘的方式发展,佛教在发展过程中没有顺应社会发展方式,没有自我保护的意识。说直白点,就是思想阵地,你不占领别人就占领。最后在伊斯兰教和印度教的双重挤压下消亡了。

2. 佛教在印度灭亡的最根本原因是佛教自身的不足

佛教在佛陀涅槃后,佛教分裂成不同的派别。后来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又发展出很多派别,各派之间争斗排斥严重,反而顾不得去传播佛法,发展教徒。各派之间辩论些空洞的佛理,和社会和民众越来越远。

在佛教成为印度的国教之后,佛教势力迅速扩大,四处兴建寺庙,佛教势力空前鼎盛。一部分佛教徒不愿再乞食,修行,他们向民众宣称,捐献财物便可换取功德。佛教至此更迎合社会上层的富裕阶级,而对普通的大众越来越远。至此佛教日益腐化,失去了民众基础。

佛教教义宣称众生平等,主张不杀生,非暴力。随着伊斯兰入侵了印度,清洗了印度所有的寺院学校等,佛教的这种教义已经彻底失去了意义。失去了民众基础的印度教,从此在印度一蹶不振,直到十三世纪,印度的佛教基本上被灭亡了。  

其他网友观点

佛教创始于如今尼泊尔。当然,地理上我们称呼为古印度。

彼时,婆罗门教已经统治印度大约900年,根深蒂固的种姓制度抑制着社会发展。

出身刹帝利阶层的释迦摩尼,不甘心重复祖辈的历程,决心寻找大道,破除腐朽婆罗门对印度人的思想压制。因为众生平等及先进的理念,所以,佛教发展迅猛,佛祖灭度后不过百年就席卷印度,印度从此进入佛国。

佛教在印度衰落,原因很多。

一、佛教分裂

可以说佛教是所有宗教中最多分支的。由于没有管制经典,所以佛教被不断融入其他思想,以前佛教吸收婆罗门教营养而崛起,此后因不断融入外来思想而不断分裂,教义逐步堕落。

二、佛团腐化

佛教掌握印度,佛教僧侣腐化,要求平民奉献财产,与婆罗门教并无区别。

三、印度教的复兴

公元八世纪,伴随佛教的衰落,伊斯兰教入侵,婆罗门教吸收佛教等思想进行改革,印度教得重新崛起。

四、失去政权保护

已经式微的佛教遭遇灭顶之灾,伊斯兰教入侵摧毁寺庙,屠杀僧侣。1203年,佛教在自己的诞生地灭亡。

20世纪初,缅甸佛教徒70万重入印度,回到了2500年前的诞生地,此后有一部分低种姓者宣布皈依佛门,至今印度佛教徒约不足千万。因印度人普遍认为佛教是印度教分支,也是低种姓的宗教。


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谢谢。

上一篇: 古代皇帝的嫔妃有“工资”吗?能拿多少呢?

下一篇: 《三国演义》中,刘备的岳母、孙尚香的母亲吴国太到底是谁?为什么说她是孙坚之妾丁氏?



推荐阅读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 软文发布 | 粤ICP备20211060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