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科举考试都考些什么?
优质回答:自隋朝开始,历朝历代所考试的内容都有区别; 同时,科举考试是一个泛称,包含乡试、会试、殿试。 视级别不同,考试内容也不尽相同。
可以说,自隋唐科举制开始至1905年科举废除,我国古代科举内容一直处在变化之中。
在刚刚兴起科举制的隋唐时期,官学一般以儒家经典为基本的教学内容,专科学校则另规定一些经典为基本教学内容,学生在参加乡试之前还要在学校接受各种考试,每旬、每月、每季、每年都要考试。国学根据科举有进士、明经等科,各设考场。考试的项目一般不多,以试策为主。
“进士科与俊、秀同源异派,所试皆答策而已。......有唐自高祖至高宗,靡不率由旧章” 《唐掖言》。
“自是,士族所趋,惟明经、进士两科而 已,其初止试策”。 《册府元龟·贡举部》
贞观八年(634年)进士加试经史,上元二年,加试贡士《老子策》,考试内容虽然略有增加,但考试主要以试策为主。这种考试比较容易应付,但难于选取实干有才之人。
根据统治阶级的需要,隋唐的统治者对科举考试的内容也多有调整。但仍主要以贴经、问义、杂文、策为主。各科所考的内容也有区别。如在书学的考试中,有贴经、口试、试策三个项目。而算学则要求道理和实际,不搞试策,只采用贴试与口试。医学则注意理论与实际结合,要求熟读医书,还要求调查以往的治愈案例。
各级别的考试内容也不大相同,乡试的难度自然低于会试,会试的难度也自然低于殿试。
在宋朝,科举制度上前期基本上是沿袭唐朝的一些做法,考试内容也大致相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王安石变法后,对科举制度进行了一定的改革。进士科停考了诗赋、经帖、墨义。改为更专业的考试,进士从此分为二种,一种是诗赋进士,一种是经义进士。
诗赋进士所考的内容为诗赋、论、策。
经义进士所考内容为本经大义三道、《论语》《孟子》大义各一道、论、策。
明清时期的科举制度会试内容与乡试内容基本相同,二者只存在难度上的差异,会试会考三场。这个时期就比较流行八股了,第一场考“四书”义三道,“五经”义四道;第二场考论一首,判五条,诏、诰、表各一道;第三场考经史策五道。考试题目和答题主旨主要出自“四书”、“五经”之中。考生只能按照规定的行文和答题的流程进行做答,不能有突破。
考完会试之后就是殿试、参加殿试的都是已经高中的举人,即进士。殿试不考四书五经文,基本上都是皇帝亲自出题,考对策。对策的字数与卷子的格子的字数要求一致,不能多,也不能少。时务策题基本上都有三五道,一般都是千字文,必须要用一千字进行阐述。
清朝末年,科举制被正式废除。
全文完
其他网友观点谢谢老师!
古代科举对官员选拨制度,相当于现在公务员(干部人才)考试,分笔试和面试。相当于现在公务员国考的面试,古代最高的殿试,有天文地理、文韬武略等方方面面的考试内容。无所不有,无所不考!每个朝代科举内容都不同,与时俱进,优秀答题都是十分尖锐的有针对性强、时效性准和高度创意,没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阅历过不了考核“关卡”。比如:农民关心的三农问题,特别是新时代背景下,结合当地实际,如何在工作中切实把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和落实到位,具体的有什么举措???
《和谐号动车组》
其他网友观点科举是指古代通过考试来选拔官员的制度,秦朝之前,中国采取的是分封制,选拔官员靠世袭,也就是靠关系。汉代选拔人才用的是察举制,由地方推荐人才。隋文帝开皇七年命令各州“岁贡三人”应考秀才。隋炀帝在大业元年设进士科取士,成为科举的原型。唐代继承并发展这项制度,科举分为常科与制科两类。常科每年举行,制科则是皇帝临时设置的科目。常科的考生有生徒和乡贡,常科名目很多,依据应举人的条件和考试内容分为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书、明算等科。生徒是在国子监(国子学、弘文馆、崇文馆)、各地学馆入学考试合格的学生。乡贡则是通过府试、州试的人,又称举人;考头名的称解元。通过朝廷尚书省的省试者称为进士及第,考头名的称状元,其余分甲第和乙第。除了每年的常科考试外,还有临时不定期由皇帝亲自主持的科举考试,叫制科。科举早期主要以文举为主,最初分明经、进士两科(有点类似我们现在的文科理科)。后来增加了如秀才科、太学生科、大科、三教科。秀才科的考试方式主要为试方略策五条。所谓方略策,主要是论述圣贤治道、古今理体之类。但是由于政策没有很好的落实,应试者也不多,后来便取消秀才科。明经科主要考试内容包括帖经和墨义。唐高宗以后,进士科慢慢的成为最主流的科目,明经科只要能够熟读书经,而进士科需要发挥个人的创造力,会问一些关于治国的政策的问题,进士科的评选标准也是最严格的的。
唐朝时期,省考定为三场,一场帖经,考试两篇杂文,最后策问五题,帖经是指选择学习的经书,挑一页,选一段,空两头,让应试者,类似语文考试默写。杂文包括一篇诗一篇赋,或者包括赞颂、讨论(相当于议论文、表扬书),题目一般非常生僻。策问一般三道题目是时事一道是治国方略,最后一道是关于战争的谋略。后来基本也是围绕这几项进行考试明清时期,科举制度已经有了一套完整的应试流程。正式的科举考试分为三级:乡试、会试、殿试。这时候的内容基本也是墨义、贴经、策问、诗赋、经义。以下为清朝最后一次科举考试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