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考试每年产生多少个进士?
优质回答:科举考试每年产生多少进士?
首先我要告诉你,科举考试中产生进士的考试是殿试,殿试也就是皇帝亲自主持的考试,要四年才举行一次,所以不可能象高考一样每年都产生进士。
科举制度始于隋朝,到了明清才臻于完善。主要的考试有三次,即乡试,会试,殿试。
在这三次考试之前还有三次考试,分别是县试,府试,院试,统称童子试,院试由各省学政主持,通过者通称生员,俗称秀才,秀才是功名的起点,也就是说秀才已经是有功名的人了,见了县太爷都不用下跪,吃官司时,县太爷也不能随便打秀才屁股了。取得了秀才资格则可以参加乡试,每三年举行一次,因为考期在秋季8月,所以又叫秋闱。乡试考中的称举人,第一名叫解元,放榜时正值桂花香飘,所以又称桂榜。举人就可以算是官了,草民们见了必须称老爷了。举人可参加会试,会试则是由礼部主持的全国考试,又称礼闱。于乡试的第二年在京师进行,考期在春季二月,所以又叫春闱,考中的叫贡士,俗称出贡,第一名叫会元。考中贡士的一般都能进进士,所以可算准进士,但还要参加殿试,殿试在会试后当年举行,殿试由皇帝亲自主持。录取分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第一名称状元、鼎元,二名榜眼,三名探花,合称三鼎甲。二甲赐进士出身,三甲赐同进士出身。二、三甲第一名皆称传胪。一、二、三甲通称进士。进士榜用黄纸书写,也称金榜,中进士称金榜题名。进士因为是皇帝亲自主持考试,所以进士也称天子门生。
明清时期进士一次可取三百名,但不固定,最多时取过472人,最少时31人。一般就是三四百之间。
其他网友观点数量不定 每个朝代也有所不同 明清时期 分三甲 一甲三人 状元 榜眼 探花
二甲若干 明清是7人 三甲一般两百多人
其他网友观点这个要看各时期。
历代进士文科745榜106855人。所以,平均每榜143.4人。隋605年首开进士至1905年废黜科举正好1300年时间,平均每年82.2人。历年总算,平均1.75年一榜。
总体来说,隋唐是科举初创时期,进士主要考诗词歌赋,所以进士非常难中,比如唐代每榜平均只有十来人,多不过二三十人,少则只有数人乃至一个不中。正因为进士在唐代极为稀少,所以进士的晋升非常迅速。一般十来年就有机会入相。
宋代推崇文治,宋仁宗甚至创造一科点八百进士的历史记录,所以宋代进士数量大增,平均每榜达到100多人。所以宋代进士低授官可以是从八品的副县级职务。
明清时期进士科基本固定,每榜300。状元从六品初授官,榜眼探花正七品,考中庶吉士则是从七品入部学习,其余大多从七品外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