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清朝能打败漠南蒙古,劝归漠北蒙古,却和准噶尔蒙古打了多年而且多败少胜?
优质回答:历史条件,外部环境不一样。
对于漠南蒙古基本采取“胡萝卜加大棒”策略,既有军事威胁也有联姻结盟等因素,通过不断分化瓦解,最终使得漠南蒙古臣服。
明末1636年,漠南蒙古16个部49个封建主归属于大清,清完成对漠南蒙古的统一。
后来,漠北蒙古和青海的厄鲁特蒙古各部封建主先后向清朝遣使纳贡。
但与此同时,沙俄的侵略势力伸进了我国新疆厄鲁特蒙古地区,并收买和策动厄鲁特准噶尔部贵族噶尔丹等对青海蒙古﹑漠北蒙古和漠南蒙古发动侵袭。
另外,在历史上漠西蒙古由于所处地理位置的特殊性,与其他蒙古部落已经分隔多年,本身对清廷也缺乏好感,而且自身实力强大,积极向东发展,希望建立统一大帝国。
这样对清廷有直接威胁的势力,清廷也只有采取持续性军事打击,直至消灭隐患。
加之有沙俄的支持,他们在武器上得到了来自俄国的火枪火炮,在装备上具有一定先进水平。
在平定葛尔丹之后,还出现了策妄阿拉布坦、大小和卓、以及道光年间的张格尔叛乱,使得清廷在统一此处蒙古部族时花费了百年时间和巨大物力财力消耗。
其他网友观点用现代的眼光和实力,凭官方的正史和民间的野史,再去评价以前中国各个朝代的治国方略和历史事件。脱离当时的国内外实际情况,这种评价能做到客观真实?不可能。
其他网友观点漠南漠北蒙古距离女真近,距离北京近,双方多年联姻,关系不一样。
漠西蒙古各部当然就距离遥远,满清政权不断进行分化瓦解打击,也得花费很长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