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婚女子薄姬是如何逆袭成大汉王朝的太后的?
优质回答:薄姬是汉高祖刘邦其中的一个姬妾,也是西汉时期第二位太后。根据司马迁的《史记外戚世家》中的寥寥几笔中的记载,大概可以窥得薄姬的一生。
薄姬的父亲曾与魏国的宗室女魏媪私通生下薄姬,后薄姬的父亲便在山阴去世。薄姬的母亲曾找那时大名名鼎鼎的许负给薄姬算命,许负有言薄姬是将来是要诞下天子的人。当时的薄姬还不是刘邦的妃嫔,她那时已经被魏媪送去魏豹那里去做姬妾。魏豹原来在战国时是魏国的一个贵族,后来陈胜吴广起义之后他自立为魏王。在楚汉争霸时,天下大势尚未明朗,魏豹原先已经和刘邦结盟,但那时项羽在彭城大破刘邦的军队,使魏豹错估天下形势,恰巧又碰上许负的这一番话,他心里便开始有了盘算,认定自己的儿子将来是天子,于是他便背叛了刘邦去和项羽结盟,后来刘邦将魏豹打败,并将魏豹的一些姬妾充入了宫中织布工坊,薄姬便在此列。一次刘邦经过织布工坊见薄姬颇有姿色,便将她纳入后宫。
在刘邦后宫之中还有薄姬少时好友,赵子儿和管夫人,她们三人非常要好。少时曾约定先贵无相忘。赵子儿和管夫人先后都得到了刘邦的宠爱,只有薄姬一直没有得到宠幸。后来两个人侍候刘邦时,将这件事情当做玩笑一般说与刘邦听,刘邦一听就可怜起了这薄姬,便临幸了她。
当晚,薄姬对刘邦说昨天我梦到有龙盘在我的肚子上,刘邦听后非常高兴,说是吉兆,便与薄姬同房。不过只这一夜,薄姬便怀有身孕,后来产下一子就是大家所熟知的汉文帝刘恒。薄姬有子之后刘邦就鲜少与她见面,其中有什么缘由便不得而知。不过正是由于这个原因,薄姬才没有被吕后记恨。在刘邦驾崩后,吕雉将刘邦生前非常宠爱的姬妾都幽禁起来,因薄姬后来鲜少与刘邦见面才逃过一劫,得以与自己的儿子刘恒一同出宫前往当时刘恒的封地代国,做了王太后。
公元前180年,吕后去世。刘姓子孙与当时一些开国元老一同发动政变,杀掉吕氏外戚及其党羽,后来大家选立新皇帝,当时最热门的人选是齐哀王刘襄,但最终因为他母亲家族的势力非常强大而失之交臂。就这样新皇帝的人选便落到了当时的代王刘恒身上,这些大臣认为刘恒的母亲薄姬与他的妻子窦氏家族势力不是很大,且薄姬性情宽厚,不会发生当年吕后乱政的事情。就这样这天大的好事便落到了薄姬母子身上了。
要说薄姬能当上太后真的是靠运气么,我认为她还是有一些智慧的。例如赵子儿和管夫人为什么刚好在刘邦在的时候,提起先贵无相忘的约定呢?等刘邦去与薄姬相见的时候,恰巧昨日做了一个有吉祥寓意的梦,刚好对应之前许负的寓言。这一切也许是刚巧发生,但也有可能是一场精心谋算也未可知。也许后宫生活没有《甄嬛传》演的那般,但若一点谋算都没有,应该也很难在那里善终吧。另外,汉朝民风相对于一些其他朝代还算开放,所以二婚在当时不算特别大的问题,像后来汉景帝的皇后王娡也是二婚。
以上只是我一点浅薄的见解。
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其他网友观点熟悉西汉历史的人都知道,汉文帝母亲薄太后的一生堪称传奇。她既没有显赫的家室,也没有出众的容貌;既不得刘邦的宠爱,又不得朝臣的重视。抓得一手烂牌,却成了最终的高倍赢家。她紧紧抓住了人生唯一的一次机会,躲过了吕后残暴的迫害,最终将自己的儿子扶上了皇帝的宝座。她究竟是如何做到的呢?
身世平庸,却得以侥幸入局薄姬的父亲与母亲都是平民百姓,历史甚至都没有留下具体的名字。《汉书》仅仅记载她的父亲为“吴人”,母亲为魏豹宗室女子“魏媪”,且为二人私通所生。身为私生女的她,由于父亲早逝,母亲魏媪就把她送到魏豹的宫室中做一个普通的侍女。魏豹被曹参干掉之后,薄姬成为了汉王刘邦集团“织室”的一名织女。一次偶然的机会,刘邦进入了织室,发现了薄姬,觉得她还不错,就把她招进了自己的后宫。
然而,薄姬相貌并不出众,也没有什么才艺,就连好色的刘邦也没有怎么看上她,所以进宫一年多,也没有被刘邦发生男女关系。
“猪对手”神助攻,牢牢把握唯一的机会看过宫斗剧的都知道,指望后宫嫔妃们和睦相处、亲如一家那是不可能的,能做一个塑料姐妹花就很不错了。薄姬小的时候有两个好闺蜜,一个叫管夫人,另一个叫赵子儿。她们应该没有见过陈胜,但类似的是,她们三个人之间也有一个约定,叫“先贵毋相忘”。然而现实却是,这俩人早已被刘邦临幸,唯有薄姬还深受冷落之苦。
汉王四年的时候,刘邦在成皋吃饭休息,刚好是管夫人和赵子儿服侍。不知道怎么的,她俩就想起了当年和薄姬“先贵毋相忘”的约定,并以此取乐。汉王闲着没事,就好奇地问她俩到底怎么回事。了解到实情后,刘邦也许是听说了陈胜“苟富贵勿相忘”的丑事,于是忽然间对这个薄姬产生了怜悯之心,就召见了薄姬,准备恩宠一下这个可怜的薄姬。
神剧情开始了。薄姬见到刘邦后,说了一句非常让刘邦高兴的话——“昨暮梦龙据妾胸”。刘邦为什么高兴呢?因为这一年,刘邦在荥阳被项羽打的惨败,狼狈地跑到成皋整编队伍,心中一直非常苦闷。薄姬说梦到一条龙盘在自己的胸上,不就是说刘邦就是那条龙吗?于是内心欢喜地临幸了薄姬。
就是这一次,薄姬怀上了孩子,后来生下了汉文帝刘恒。也可以看出,刘邦这个老家伙的生育真的很强。
低调再低调,幸运躲过吕后的迫害刘邦临幸薄姬只是出于一时怜悯,并不是真喜欢。薄姬生下汉文帝之后,就很少见到刘邦了。薄姬是知道自己斤两的,刘邦风流成性,后宫女人无数,尤其宠爱戚夫人,自己本身就没有什么竞争力,能被刘邦临幸生下一个儿子、衣食无忧的生活就已经知足。于是,薄姬在后宫非常低调,以至于吕后残害刘邦后宫佳丽的时候,所有的人都被幽禁了起来,而唯独放她出宫去了偏远的代地。
吕后的眼光何其毒辣,竟然也被她蒙蔽了。吕后认为她仅仅侥幸得到了刘邦的一夜风流,在刘邦的眼里,这对母子根本没有位置,反而甚至开始同情起了这对母子。加上代地这个地方国小地穷,又紧挨着匈奴,去这种地方能苟活于世就不错了,对自己产生不了什么威胁。
扮猪吃老虎,最终母仪天下没有显赫的娘家,也没有群臣的重视,薄姬只带了自己的儿子和弟弟薄昭去了贫穷弱小的代地,退出了长安的视野范围。汉文帝在母亲的抚养下一天天的长大,而且明显得到了薄姬的真传,那就是低调低调再低调,有意淡出皇位的争夺,保全自己。
等到群臣铲除诸吕,考虑拥立新的皇位继承人的时候,功臣派的权臣周勃不同意拥立齐王的建议,理由就是齐王的娘家人太强横,而代王“母家薄氏,君子长者,且代王,高帝子,于今见在,最为长。以子则顺,以善人则大臣安。”也就是说,汉文帝的母亲薄氏没有家族势力,而且汉文帝又是刘邦仅存的年龄最大的儿子,善良又厚道。其言外之意就是,汉文帝比较温顺平庸,也没有娘舅家的依靠,比较好受大臣们的控制。
可是,汉文帝真的温顺平庸吗?《汉书》记载,汉文帝在进京这件事上非常谨慎。他先是让舅舅薄昭先进京打探消息真假,又在快到长安的时候再次驻足不前,观察京城的形势。等群臣出长安迎接汉文帝登基的时候,周勃想跟汉文帝说几句悄悄话,汉文帝拒绝了他,其近臣宋昌说“所言公,公言之;所言私,王者无私”,震惊群臣。
就这样,一代明君汉文帝横空出世,而薄姬则理所当然的当上了皇太后。
其他网友观点我来回答,我是瓦窑堡的碳。
一句话,冥冥之中自有天意,估计连薄姬也想不到自己还能当上皇太后,这就叫屌丝逆袭。逆袭一、薄姬做为一个私生女,却能凭借美貌和乱世当上魏王豹的妃子。
逆袭二、本来是魏王豹的妃子,却能因为魏王豹的一个失误,成功混入刘邦的后宫。
逆袭三、本来已经被打入冷宫,却能因为两个姐妹的讥讽之语引起刘邦的好奇,从而一夜风流生下皇子。
逆袭四、正是因为薄姬、刘恒这种屌丝的身份,引起了大臣们的同情,因而被封为代王。
逆袭五、正是因为薄姬的低调,才能成功骗过吕雉那双毒辣的双眼,被封为代王太后,然后远离长安这个是非之地,从而保住了姓名。
逆袭六、吕雉死后,正是因为薄姬的私生子身份,才让陈平、周勃觉得薄姬是最没有可能发生外戚干政行为的太后,因此刘恒才被立为皇帝,他也跟着水涨船高荣升太后。
这一切都是命,我们要信命。感谢您的赏脸,如果不忙,赏个关注再走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