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发动夷陵之战,企图翻身赢得主动权,万事俱备为何损兵折将?
优质回答:谢邀。刘备发动夷陵之战根本不是什么“万事俱备”,相反是在极端不利格局下的一次豪赌,输了理所当然。
夷陵之战发生的背景是在222年。由于之前219年,东吴孙权背盟,偷袭荆州,不但导致蜀汉占据的荆州西部三郡丢失,而且丧失了数万主力部队并导致头号名将关羽被杀,吴蜀同盟也因此破裂。次年,曹丕又篡夺了汉朝。刘备自己称帝,继承汉统,然后东征孙权。
刘备东征孙权,既是为了报复,也是为了在连续挫折下,争取一战击败吴军,哪怕夺回部分荆州,或获得一个相对较为有利的合约。但不得不说,这次战争从一开始就相当不利。
以天时来说,当时三分天下,曹魏最强,胜过吴蜀之和;而蜀国丢失荆州后,实力已经垫底。刘备进攻东吴,本身就是以弱攻强,更何况孙权还投降了曹丕,等于一个最弱的挑两个强的,就算打赢了东吴,也是被曹魏坐收渔利。
从地利来说,进攻荆州是水战,战场被长江劈成两半,而东吴方面水军远远强于蜀汉,蜀汉陆军被分为南北两岸,彼此难以救应。再说陆逊退出的夷陵地区地形复杂,也不利于大军屯扎。实际上,最后刘备寻求东吴的主力会战而不得,可以说吃尽了地形的苦头。
最后是人和。刘备这边人和基本还行,荆州的将领也愿意打回老家。但孙权这边同样是内部较为团结,刘备并没有显著优势。更何况,东征时,刘备这边四名最牛的将领,关羽张飞黄忠已死,马超已病,刘备带去的都是一群中生代,显然人力资源并不充分。
这种情况下,刘备本身的胜算已经不大。他所依仗的是凭借自己多年军事经验,争取获得战场有利元素。但是,他却小看了比自己年轻20岁的陆逊,最终遭到对方计谋,因此败北,损兵折将也就毫不奇怪了。
其他网友观点刘备起兵讨伐孙权之时,孙权为了避免腹背受敌两线作战,派遣使者称臣于魏国。魏文帝曹丕非常高兴,准备接受孙权降书,可是刘晔却建议曹丕拒绝孙权受降。他认为孙权之所以委身臣服魏国,是因为夺取荆州以后害怕刘备起兵报复,又恐惧大魏乘机也进攻江东。现在东吴和蜀汉本来就很弱小还不能同心协力互相攻伐,是自取灭亡之道。我大魏可以拒绝接受孙权的投降,反而联合刘备一起进攻东吴。蜀汉进攻荆州之时,大魏乘机渡过长江进攻扬州,不用一个月,东吴就会灭亡。吴蜀唇亡齿寒,一旦灭亡东吴,势蜀汉必然势孤力穷。即使让蜀汉得到一半吴地,也不能长久存在,何况蜀汉只能得到外部大魏得到内部呢?最终,曹丕还是拒绝了刘烨的建议,选择接受孙权投降。
"权无故求降,必内有急。权前袭杀关羽,取荆州四郡,备怒,必大兴师伐之。外有强寇,众心不安,又恐中国承其衅而伐之,故委地求降,一以却中国之兵,二则假中国之援,以强其众而疑敌人。权善用兵,见策知变,其计必出于此。今天下三分,中国十有其八。吴、蜀各保一州,阻山依水,有急相救,此小国之利也。今还自攻,天亡之也。宜大兴师,径渡江袭其内。蜀攻其外,我袭其内,吴之亡不出旬月矣。吴亡则蜀孤。若割吴半,蜀固不能久存,况蜀得其外,我得其内乎!"——《三国志》
当吴蜀夷陵对峙之时,曹丕屯兵江北,想要坐山观虎斗。刘备兵败夷陵以后,陆逊预料到曹丕会乘虚而入,没有乘胜追击,选择回防长江。后来果然如同刘烨预料,对曹丕阳奉阴违,曹丕这才想起进攻孙权,可惜为时已晚。陆逊已经严阵以待,曹丕只得选择退兵。
而假如夷陵之战胜利的是刘备,那么毫无疑问,荆南四郡(长沙、桂阳、零陵、武陵),将划入蜀汉版图。当时刘备已经派遣马良去传檄荆南四郡。孙权刚刚夺取荆州不久,民心未附。反观刘备之前在荆州经营多年,声望还是很高的。刘备伐吴很多荆州人也都起义响应刘备了。只要刘备在夷陵打败陆逊,处于观望状态下的荆南四郡必定会兵不血刃传檄而定。而夷陵一败,刘备可以趁势收复江陵(南郡一部分),攻取江夏,彻底收复除了曹魏占据的襄阳(南郡一部分)、南阳郡以外的荆州。几乎达到了隆中对中跨有荆、益的标准,国力会比称汉中王时期更为强大。
之前已经说了,曹丕没有接受刘烨的建议,等他想起来要出兵的时候,吴蜀已经冰释前嫌,共同抗魏。曹丕这时候再要出兵已经太迟了。所以假设刘备胜利的情况下,与历史唯一的区别就是荆州属于蜀汉的了。曹丕既然面对打败刘备回防长江的东吴集团无计可施。面对打败孙权跨有荆益的孙权集团同样无计可施。曹丕如果进攻扬州,刘备可以乘机从荆州、益州同时出兵北伐。曹操必然被迫回防,曹丕如果进攻荆州,刘备乘胜之师,兵锋正胜呢,曹丕占不到什么便宜。曹丕如果进攻益州,蜀道艰难,又有魏延构筑的固若金汤的汉中防线,曹丕同样占不到便宜。所以与历史上虽有夷陵之战荆州失守的耻辱,为了蜀汉大局,依然和东吴重新订立盟约的蜀汉一样,知道唇亡齿寒道理的东吴虽然很想夺回荆州,但面对虎视眈眈的魏国,孙权势必也会订立盟约。
其他网友观点说万事俱备,也不尽然。
刘备亲征,带领的都是一些默默无名之辈,骁勇的护卫长赵云,竟然被安排到后方押运粮草,最糟糕的是,整个队伍竟然没有像样的参谋长,唯一能拿出手的马良,在行军中的多次进言也未被采纳,为什么会造成这样的结果?这是因为刘备在战前动员时,其内部官员都是消极反对的,他也肯定不会带那些不支持他的人去,(也不知道冯习,张南是否真心想去,还是迫于无奈),所以从一开始,精英都被留在家里,刘备从此陷入到了孤家寡人的境地,带领这样一支没有凝聚力的队伍去打仗,怎么能够获胜呢?虽然事后诸葛亮也说过,若法正随行,一定不致大败而归,可是这个时候的刘备还能够听进去多少意见?他太骄傲,太意气用事了。
刘备一出征,先派黄权分兵防范曹魏,这就注定了他两面受敌的困境。只是曹魏暗藏杀招,并未出手而已。否则刘备会败得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