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常识摘抄 > 内容

三国时期的刘备为何将帝位传给刘禅? ?

网友提问:

三国时期的刘备为何将帝位传给刘禅??

优质回答:一、刘备最为年长的长子刘禅年龄也不大;

刘备总共四个儿子,除养子刘封外,自己亲生的分别是:长子刘禅,次子刘永,幼子刘理。可能刘备也想挑选更加优秀的人继承人,但是现实没有给他更多选择。

刘备长子刘禅(刘备妾室甘夫人所生,但刘备早年丧偶,甘夫人多年主持家事,后病逝;刘备称帝后,追谥甘氏为“皇思夫人”,刘禅即位追谥母亲甘夫人为“昭烈皇后”),公元207年出生;刘永是刘备的次子,虽然出生日期不详,但肯定比刘禅小;三子刘理大约出生于公元215年;年龄上刘禅比刘理大8岁。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刘备自立为汉中王,这一年刘备已经59岁啦,刘备诸子中最为年长的13岁的刘禅被立为王太子。

章武元年(221年)刘备称帝,建立蜀汉,这一年刘备已经61岁啦。同年刘禅15岁,进封为皇太子。

章武三年(223年),刘备病逝于白帝城,临终托孤诸葛亮,终年63岁。同年17岁的皇太子刘禅,继位称帝。

这里顺便说一下刘封,刘封是刘备投靠刘表时,那时无子嗣,所以收养了刘封。刘封勇猛过人,为刘备政权的建立南征北战,立下汗马功劳。后因关羽围攻襄樊,多次要求刘封孟达援助被拒绝。而关羽这边战局突变,后关羽兵败本人也被杀。公元220年,刘封返回成都,刘备因此事问罪刘封。诸葛亮考虑刘封刚猛刘备辞世后无人能够制服,建议刘备除掉刘封,于是刘备将他赐死。所以立继承人要立自己的血脉,刘备也不例外;威胁到帝位时谁都可能会被除掉,养子也不例外。

二、前事不忘,后事之师;1、刘表因次子刘崇继任,导致荆州易主;

刘表主政荆州时,但手下蔡瑁、张允等人重权在握,刘琦因担心被他们所害。于是听从诸葛亮建议,效仿春秋时晋国申重耳外出流亡保住性命。建安十三年(208年)江夏太守黄祖战死后,刘琦立刻自告奋勇请求担任江夏太守之职,成功逃过了后母和蔡瑁等人的陷害。同年,刘表去世。蔡瑁、张允等就拥立刘表次子刘琮继任荆州牧。刘琦大怒,准备借奔丧的名义起兵讨伐刘琮。不久在曹操进军到襄阳时,刘琮就举州请降,曹操大军至,所以刘琦只好率兵避走江南。建安十四年(209年)刘备上表朝廷,保举刘琦为荆州刺史,并以刘琦名义夺取了武陵、长沙、零陵和桂阳郡。同年,刘琦因病去世。

刘表因为继承人问题,废长立幼,死后次子刘崇继任,最终导致荆州易主。

2、袁绍集团兄弟相争,最终败亡;

袁绍去世后,审配等人假传袁绍遗命,拥立袁绍三子袁尚,继承了袁绍的官位和爵位。作为长子袁谭却不能继位,心怀怨恨。

建安七年(202年),袁绍死后四个月,曹操率军进攻黎阳,袁谭战况不利,随后袁尚应袁谭请求亲率大军支援。但是始终还是曹操处于上风,袁氏兄弟只好固守撄城。次年,曹操再次进攻黎阳,袁军大败,兄弟两只好退守大本营邺城。曹操谋士郭嘉料定两人必会内讧,劝曹操静观其变。曹操采纳,留贾信等人驻守黎阳大营,自己则率大部队返回许都。

果然兄弟为趁机曹军撤军进攻曹军,意见相左,互相猜忌。手下又煽风点火,最终两人兄弟二人彻底分裂,兵戈相向,袁谭兵败退守南皮;袁尚趁势加速进攻袁潭,袁谭兵败逃至平原郡固守撄城,袁谭无奈竟向曹操求援,袁尚大败,逃往幽州。袁谭最终被曹操所灭,兵败被杀。

曹操平定河北,袁尚与二兄袁熙逃往辽西投奔乌丸,随即曹操平定乌丸;二人只得又投奔辽东太守公孙康,公孙康担心袁氏兄弟鸠占鹊巢,遂斩二人;还把二人首级送给曹操,曹操自此统一北方。

史书袁谭记载“长而惠”,“能接待宾客,慕名敬士”。但袁绍生前偏爱自己的小儿子袁尚,想立袁尚,大臣们不同意,袁绍就一直拖着没立继承人;袁氏集团灭亡也是因为没有指定继承人,长子未继位,兄弟相争。

3、东汉末年之所以大权旁落,朝政混乱;都是因为皇帝年幼继位,外戚和宦官干政,作为一代雄主的刘备自然也会考虑这个。其他网友观点

我们在看刘禅的时候,总是走两个极端,要么就把刘禅描述的昏庸无能,一无是处,要么就说刘禅很有政治智慧,独揽大权四十多年,最后还获得了善终。

刘禅两者兼而有之,但是独立开来评论那肯定是不合理的,也是不客观的。

我们既要看到刘禅的优点,也要看到刘禅的缺点,东晋中期史学家孙盛曾这样评价刘禅:刘禅暗弱,无猜险之性。禅虽庸主,实无桀、纣之酷,战虽屡北,未有土崩之乱,纵不能君臣固守,背城借一,自可退次东鄙以思后图。

其实还是比较中肯的,我认为刘禅在治国上是无能的,但是在政治上是有智慧的,刘禅即位以后,秉承刘备的遗嘱,“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这个时候的刘禅是个名义上的君主,朝政都交给了诸葛亮,这样做有两个好处,处理朝政的事情本来刘禅就不擅长,交给诸葛亮,他也会轻松,第二,可以避免被诸葛亮废黜另立,虽然诸葛亮应该不会这么做,但是刘禅不敢尝试,这也从侧面说明了无猜险之性。

这才让诸葛亮主政期间,君臣没有发生任何的斗争,才能全力对外。

等到诸葛亮死后,刘禅在用人上也还算可以,至少董允、蒋琬、费祎、姜维这些人都受到了重用,让他们发挥各自擅长的。

但是同时刘禅也有人的缺点,他也喜欢听好听的,喜欢玩,所以重用了黄皓,因为黄皓可以斗他开心,但是朝政始终在刘禅手里,黄皓想对付姜维,也被刘禅给选择性的忽视了。

至于他没有抵抗投降曹魏,从现代来看是好的,使蜀地的百姓免于战火,但是从当时来看是不可理解的,这个每个人的看法不同,不做过多的评价。

至于题主说的为什么诸葛亮不取而代之,这里就不讨论了,我想很多人都相信诸葛亮从来就没有过这样的想法。

其他网友观点

都说“扶不起的阿斗”,那刘备为何还是选了刘禅继承自己的位置呢?而且刘备明明有4个儿子,除了阿斗,应该还有别的可以啊!原因啊就是这几个,有来自刘备的考虑,也有刘禅的实力和运气成分所在啦!

赢在起跑线上,嫡长子刘禅。

刘备其实是有四个儿子的,分别为刘封、刘禅、刘永和刘理。但是人选一个个排除之后,对刘备来说还是太子刘禅最适合,因为出于“嫡长子继承制”的考虑,本来就可维护皇权稳定,以免出现兄弟残杀的惨剧。

刘禅是嫡出的,又是长子,同时满足两个条件。刘备名义上的长子是刘封,但他本就是刘备的义子,所以就退出了角逐的圈子。

完美维护大臣们关系,刘禅还是情商巨高。

第一刘禅由于从小就跟着刘备四处征战,不仅经历坎坷,而且在大臣们之间是混得很熟的,老臣们也熟悉了解他。加上他对跟随父亲的大臣们非常依赖信任,登基后册立的两位皇后都是张飞之女,还尊诸葛亮为相父。

联姻和善于用人,可以说是完美继承了刘备的优点。心胸宽广、用人不疑,即使治理国家的能力平平,但对臣子来说本来就是一个可以信任的君主,不会轻易被猜忌,拼命辅佐他也是值得的。

能够治理国家保持太平,刘禅还是有一定能力的。

如果刘禅真的只是一个昏君,他能够在蜀国衰败的时候是站出来,蜀国后期能延续了五十年的和平年代,而且在这段时间蜀国人过得还是可以的,没有战乱侵扰,光是这一点,刘备的选择就没有错。能力不强不等于没有能力,这一点,必须还是服气刘禅!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本文作者:真相只有2222个


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谢谢。

上一篇: 李卫负责查抄曹府,而曹家的江南织造是特务机构,是否表明雍正朝对康熙朝的全面洗牌?

下一篇: 为什么大多数人都不问始终的偏袒陈阿娇?



推荐阅读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 软文发布 | 粤ICP备20211060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