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是父亲被害,为何有人说孙策能够重振并发展父业,而马超最后只能投奔他人呢?
优质回答:条件都不一样。
孙策起家,刚好是军阀混战的初期,江东的那些军阀太守们,势力小,兵少,战斗力也不怎么样,还是一团散沙,孙策击败最主要的敌人刘繇就基本获胜。特别的是,江南民风偏弱一些,人口稀少。
马超的条件不怎么样。同样人口少,但雍凉还有韩遂势力,又要面对最强大的曹操集团,实力不足,当地世家也不愿支持马超。
其他网友观点首先强调一下,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时候,孙坚是先锋,拿到玉玺的是孙坚,拿玉玺换取兵士全身而退的也是孙坚!行军至刘表地盘时被射杀,此后孙策继承并发展江东。了解孙坚的就会知道,孙坚在黄巾时期能征善战,江东根基稳固,又有老将谋士左右,在诸侯割据时期,孙坚也是一路诸侯,实力排行十六(马腾十三),这里澄清下孙坚是袁术部下的说法,他们属于盟友关系!所以孙坚后期机制健全,人才济济,不光如此,个个忠心不二,可谓是孙家家将,这对孙策可是最大的优势,相当于继承父业。
反观马超之父,马腾,大家都了解马超追击曹操,曹操割须弃袍的这一战役,虽然马超勇猛,但是马腾与韩隧关系复杂,最初是盟友,董卓兵败后摩擦频发,相互攻打,势力损耗,直到上面说的战役,也是马韩联军抵抗曹操,而且各有异心,反被曹操挑拨!可以说马腾没给儿子留下什么,兵败只得各处投奔,最终到刘备麾下。
其他网友观点孙策是统帅型人物,马超是将军型人物。
孙策为发展实力能屈能伸,敢于将父亲孙坚用生命换来的传国玉玺抵押给袁术,换取袁术的兵力支持,从而拉开了他成为一方诸侯的序幕。加之孙策身边文有张昭武有周瑜等一大批才能之士。孙策被刘备称为“独战东南地,人称小霸王”可不是浪得虚名。
马超被称为“锦马超”,功夫十分了得。渭桥六战打的曹操割须弃袍,不是曹洪死命想保,曹贼休矣。最后还是中了曹操的反间计,内部起了矛盾,跟韩遂闹翻了,兵败长安,称雄一时的西北军团土崩瓦解。马超身边没有智能之士,只有庞德能战,最后也离开了他。投奔刘备,只能做将军了,哪能称孤道寡?
还是性格使然,统帅型人物善于笼络人心,而不是单打独斗。将军型人物,勇敢善战是战场的黑旋风,但是难以掌控全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