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是绿金色的。自唐代以来,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先民就靠茶为生,并收获山林之利,一直延续至今。雍正时期在云南担任政治使节的陈鸿谋(公元1696年-公元1771年)在《种杂粮广树植状》年说“云南省,多山少沃土”,不利于农业。还有一个原因是这里的人不会用粪和土,种杂粮也是个问题。云南很多地方耕地没有牛,畜力没用,化肥自然是个问题。云南山区原本郁郁葱葱,但因为采矿业需要大量木材,过度砍伐后,到处都是珠穆朗玛峰。但是有茶山的地方,情况会好一些。陈宏谋文章《再禁办官茶弊檄》说:“当兵之后,普思山穷。妙罗不得不回归正题,被洪福的收藏震惊。深山穷谷,没有前途,产出的茶树才是真苗的生命之源。如果你在一个地方,你就当它是一方的民生急用,尽量保障。”
普洱府建立于雍正七年(公元1729年),因其建立而确定普洱府的名称。雍正十三年(公元1735年),时任云贵总督的尹继善率先颁布云南地方茶法,允许茶商进山制茶、购茶,以7公斤为一桶。无论多细或多粗,每只熊(100公斤、120公斤)都是1铅。那一年,颁发了3000个茶叶奖。据征赋税,每征银3钱3分。
今天,我们在勐海的许多农村集市上见到卖东西的傣族妇女。生活在这个少数民族聚集地,学习傣语是很有必要的,因为很多地方的商业都是以傣族为主。
历史上,傣族人民的积极参与使傣语成为勐海唯一的“官话”。傣语拉语中“茶”的发音也通过贸易和交流永久地留在了其他兄弟语言中。方国玉说:“彝族撒尼话、武定话也叫茶L,纳西语叫乐,拉祜语叫L,都和傣语一样。”由此,他认为其他民族最早消费的茶叶是傣族人供应的,西南地区各族人民长期依赖西双版纳茶叶。
这些观点得到了很多学者的认同。艾写《茶叶之路》的时候,还把傣族列为世界上最早喝茶的民族。
当地人“以茶为生”的生活状况,在雍正至光绪年间的文献中时有记载。民国时期,西南地区的茶叶无法受到外界和西方的冲击,使得情况更加堪忧,民族问题成为国际问题。茶确实有凝聚民族认同的作用。“普洱茶的作用不仅仅是名茶和简单的商品。”方国宇说道。英国入侵西藏前后,他们曾试图用印度茶代替普洱茶,但效果不佳。西藏人拒绝喝印度茶。林朝敏说他们“不喝非佛(海)茶”。
方国瑜在1930年写了《普洱茶》。他从历史、语言、经济三个方面对普洱茶进行了界定:起源、命名。他的弟子林朝敏说,这是第一篇系统论述普洱茶的文章。后来,在方国玉研究的基础上,林超民于80年代发表了《普洱茶史话》,在很多细节上丰富了普洱茶的历史。普洱茶普及后,林超民撰写了《普洱茶散论》,梳理了80年代以后普洱茶的发展史,澄清了很多对茶的误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