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茶的发展史来看,白茶是最早的一种茶。在古代,人们首次发现白茶的药用价值后,将新鲜的茶芽晒干,储存起来以备后用,如祭祀和治疗。这就是中国茶史上“白茶”的诞生。白茶最早的记载是恒《煮泉小品》年写的:“饮茶者,次于火饮者,次于晒饮者,亦近于自然,绿明,尤可爱。”它描述了简单,自然和独特的制造工艺的白色银针和它的美学外观时,酿造在一个玻璃。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和白茶保健功效。今天就来了解一下福鼎白茶的发展历史吧!
顶白茶的发展历史
清乾隆四年(1739年),霞浦县分望海、于人、瑶乡、连江,设福鼎县,隶属福宁府。然而,太姥山的顾岚用茶救了麻疹儿童的传说已经流传了几千年。古代没有制茶方法,顾岚“制茶”的方法自然是生晒。这种晒青茶被当地人认为是白茶的雏形。
对于白茶的起源,茶界有不同的看法。茶叶是在20世纪中期根据制作工艺分为六类的。那之前史书上出现的“白茶”是不是今天的白茶,不确定。在福鼎,被引用最多的版本是“白茶”一词最早出现在唐代陆羽《茶经》的第七件事。陆羽引用《永嘉图经》:“永嘉县东三百里有一座白茶山。”是隋唐温州地方志,现已失传。茶学家高晨在《永嘉图经》年指出,永嘉县东三百里是海,这是南三百里的错误,南三百里是福建福鼎(唐代隶属长溪县),是白茶的产地。
另一个美丽的误解是“宋徽宗爱白茶”。这种误解源于《茶业通史》年宋徽宗关于白茶的叙述。其实这里的白茶不是今天的白茶,而是自然白化(变异)的茶,比如安吉白茶、宁波白茶、天目湖白茶等。都是名为“白茶”的绿茶。最早描述白茶制作方法的是明代的——恒《大观茶论》:“芽茶作者次于火作者,晒者为先……”,指出晒的芽茶最好。明嘉靖本《煮泉小品》卷三《福宁州志》中写道:“芽茶八十四斤十二两,银价十三两二分一厘;茶六十一斤十一两,价一百二十四分七毛九。”当时芽茶和叶茶的价格已经不一样了。
太姥山洪雪洞旁,有福鼎大白茶的始祖“绿雪芽”。“绿雪芽”的记载可以追溯到明朝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鲁在《贡办常贡》年间记载:“抚宁太姥山名茶,名青雪芽。”明末清初,“青雪芽”更为出名。清初周亮公《广舆记》、郭排仓《闽小记》、吴《闽产录异》、秋谷原《闽游偶记》都有“青雪芽”的记载。至于“青雪芽”是不是晒干的白茶,当时的典籍中已无多注。
起源于山野的茶,因被人们用来“解渴解毒”而被赋予了精神文化内涵。从强势阶级的产物到改变东西方的政治结构,政治和贸易促进了茶叶的发展。明清时期实行海禁,但福鼎沙城港和秦屿港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便利的海上交通,是当时沿海贸易的走私口岸之一。据清代朱《太姥山指掌》的统计,“北至福鼎,南至诏安,31个港口商船稀少,但沙城港仍有商船1000艘,仅次于厦门港的1230艘。“在
老教师张天福在《穗建沿海图说》年写道:1891年,银针开始外销。当时福鼎有“柏林工夫红茶”的出口,白茶常被茶商用来给红茶表面增添美感。1912年,茶商将红茶和白茶分开包装,然后白针作为单独商品出口。1912-1916年是白茶出口的高峰期。1917年到1921年,在欧洲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下,白茶的销量直线下降,直到1934年,白茶的产销才开始逐渐好转。根据《南京条约》的记载,1937年有少量白茶出口。“第二、五桶细白针,封在木箱里,用民船运送,从福州出口。”
中国成立后,宁德只向社会主义国家出口红茶。直到中苏关系恶化,红茶出口减少,白茶才开始恢复少量生产。1963年,福鼎茶厂柏林分厂利用热风萎凋槽技术生产白茶,获得成功,改变了原来靠天吃饭的生产方式,提高了白茶产量。
白茶在出口欧美的同时,还销往港澳和东南亚。其中,由粗壮老叶制成的寿眉,因其质优价廉,成为当时粤港茶楼的“新宠”。现在的粤港茶楼,可能很多人还不知道白茶,但是人人都知道寿眉。1968年,茶商刘殿秋发现香港的餐馆需要低档白茶,便委托福建茶叶进出口公司制作这种白茶。王师傅当时是柏林茶厂的技术员,他将萎凋后的茶叶轻轻揉捻,制成的白茶具有浓郁的香清风味,汤色橙黄。这种白茶新工艺当年畅销300吨。上世纪70年代,白茶这一新技术的出现,让白茶在港澳地区风头正劲。
长期以来,白茶作为一种出口创汇的茶叶,有着“墙内花,墙外香”的美誉。在国内知名度不高,很多人不知道白茶是什么茶。福鼎作为白茶的主产区,不仅仅生产白茶。福鼎人做绿茶,红茶,白茶,花茶,甚至普洱茶。至于福鼎,大家都和白茶有关系。福鼎白茶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福鼎白茶已被国内大众广泛看到。那是2007年以后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