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盛产茶叶,简单的分类无法体现茶叶加工和茶叶品质的系统性。为此,我国学者提出了多种分类方法,其中我国著名茶叶专家陈辅从茶叶品质和制作方法的系统性出发,提出了“六大类茶”,按照茶多酚氧化程度的高低,将初制茶分为绿茶、黄茶、白茶、绿茶、红茶、黑茶六大类,得到了国内外茶叶科技工作者的广泛认可。
白茶不炒不揉,工艺简单,只有萎凋和烘干。如果既没有黄茶的闷黄过程,也没有红茶的发酵过程,更没有红茶的微生物发酵,白茶的微发酵是如何进行的?
新鲜茶叶,从离开茶树活体开始,身体的多路分解过程就开始了。正是因为人们科学地创造不同的外界条件,以不同的方式诱导鲜叶的分解转化。当它们生产出人们需要的合适产品时,就会被阻止继续及时变化,从而创造出各种色、香、味特征的茶叶品种。
白茶的微发酵其实伴随着萎凋的全过程。白茶微发酵既不是微生物发酵,也不是单纯的化学氧化,而是依靠鲜叶内源酶的酶促氧化,是鲜叶生物的自分解过程。
在萎凋的化学变化过程中,许多不溶性大分子物质被大量分解,如蛋白质分解成肽和氨基酸,多糖分解成二糖、单糖、果胶等产物。这些分解物质参与了茶叶色、香、味的形成。
在微发酵过程中,各种内部成分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如多酚的氧化、叶绿素的破坏、蛋白质和糖类的水解、芳香物质的变化等。
白茶不炒菜,保持了生物酶的活性。在萎凋过程中,细胞失水,酸碱失衡,细胞膜通透性发生变化,各种活性酶与反应底物接触,产生酶促反应,产生各种风味物质。白茶不揉,叶细胞比较完整,反应没有红茶剧烈。因此,白茶经过微发酵,不仅保留了比较大量的茶原生质,而且分解了各种大分子物质,使茶味更加醇厚饱满,茶香更加馥郁迷人。
如果萎凋过程中物质转化不到位,也就是说微发酵不到位,在后期贮藏过程中很难弥补。工艺得当的白茶和工艺不当的白茶,物质基础是不一样的。即使经过同样的储存,产品也会不同,老白茶的品质也会不同。所以,工艺得当的好茶,一定要存放在茶仓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