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黛玉出身书香世家,身份比宝钗尊贵,为何一次都没进宫参与选妃?
优质回答:林黛玉祖曾袭过列侯,到了她父亲林如海时已经五世。林如海还是科考探花,后升至兰台寺大夫,又被钦点出为巡盐御史。林家既是书香门第,又为官宦世家。要论身份,自然高过皇商世家的薛宝钗了。
如果参加选妃,黛玉的“政审”当然是没有任何问题了。问题出在黛玉的身体上了,从会吃饮食时便吃药,从未断过,请了多少名医,修方配药,皆不见效。
林黛玉很小的时候父母双亡,一直寄身贾府。贾府绝不敢把个药罐子献给皇帝。
后四十回中,随着林如海病故,林家败落。对于贾府而言,林家已经失去了利用价值。长期居住在贾府的黛玉性格中孤傲小性的弱点不断暴露,宝钗选秀时落选,宝黛爱情又成了大观园的公开秘密,贾母王夫人等人愈发认为林黛玉是个大麻烦了。
贾府统治者都认为是麻烦的人,怎敢拿去献给皇帝?所以才谋划着用掉包计完成金玉良缘之后,给黛玉随便说了婆家了事。因此才酿成“林黛玉焚稿断痴情,薛宝钗出闺成大礼”的重大悲剧与闹剧。
其他网友观点你好,我是国风
正因为林黛玉出身书香门第,钟鼎世家。才不屑为这种倚门卖笑待价而沽的贱事。当下的某些人不要以自己攀龙附凤为荣的下贱心理去揣摩古之一身侠骨墨香的文士之风!总认为进宫伺候了皇上就是人生最大的赢家了!
这很受了当下一些虚妄腐化的网络文学的影响,什么霸道总裁爱上我,穿越遇上皇阿玛,这种既无聊又腐化世界观的东西的影响,渐渐的不知道了人格和尊严的重要。自甘堕落成权贵的玩物和奴才!
而且明清时期〈特别是满清〉对宫人的选择条件是极其苛刻的。〈满清除了八旗贵族以外其他人全部视为奴才,所以八旗贵族以外的官员子女才会全部排在待选之内〉并且也没有强制所有的人必须参与采选。〈毕竟皇宫中也不需要这么多人〉但凡参与才选的人,若非是自甘奴才乐于攀龙附凤的小人,便是自家的子女过于优秀,早就名声在外被点名内招。除了这两种人,以难能再见主动去参加采选的。毕竟若非然自己心爱的家人,没有人愿意把自己的儿女送到那种刀口舔血又一辈子再见不到的地方去!
所以林黛玉家,即便是他父母安生,也是不可能把林黛玉送入宫中采选的。因为林家根本无需这么贱格的巴结皇族。牟取家族能力以外的势利〈虽然林家也曾世袭勋爵,但是很坦然,而且也很努力。无论是三世断袭,还是四世断袭,林家根本无所谓,因为人家本身就有资格凭借自身的本事加官进爵〉。但看贾府是祖祖辈辈太过迷恋于这个世袭爵位,总不舍得放手。所以想尽一切办法,甚至不惜贱格到奉上自家的儿女你比较恶心的手段维系世袭的荣耀。
同样,薛家也是如此,薛家的祖上也并非什么诗礼人家。根上就比较贱格,所以后世做出点贱格的事也根本无伤大雅。且看着贾家的闺女宫中得了势,一家子飞黄腾达。薛家也羡慕了,自谓自家的姑娘也不差啥!却没想到连宫门都没有摸到,啪啪的打脸了!
其他网友观点《红楼梦》里经常出现“根基”一词。即使是朝廷新贵,掌握重权,没有根基也被人瞧不起。傅试是新贵,妹妹傅秋芳又是少有的才女加美人,可是没人求娶傅秋芳。原因是,他们家是暴发户,没有根基。
林家比薛家有根基。黛玉和宝钗比,黛玉家更有根基。从黛玉往上数6代,是列侯。林家是候府。林家四代人有爵位,第五代林如海是探花出身,兰台寺大夫,兼任巡盐御史。林家既是钟鸣鼎食人家,又是书香之族。
宝钗家往上数四代是紫薇舍人。以后两代人都没有公职,只是有一个皇商的身份。薛家标榜自己是书香门第。薛家巨富,可以称为名族。
林家的根基比薛家深厚。
朝廷选秀,选择的是有根基的士家大族之女。黛玉必须参加选秀,否则无法结婚!
宝钗不必参加选秀。
为什么宝钗参加选秀,林黛玉没有选秀呢?宝钗选秀是皇上的特殊恩典。
书中写到:
近因今上崇诗尚礼,征采才能,降不世出之隆恩,除聘选妃嫔外,凡世宦名家之女,皆亲名达部,以备选为公主、郡主入学陪侍,充为才人、赞善之职。宝钗属于名家之女,由于皇帝额外加恩才能参加选秀。不过宝钗很快被淘汰,转而决定嫁给宝玉。
黛玉没参加选秀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
黛玉在宝钗参加选秀那年,是十一二岁,年龄小,不到选秀的年龄,因此没有参选。
三年以后,黛玉年龄到了。黛玉正在父亲林如海的孝期,因此不能参加选秀。
再过三年,林黛玉可以参加选秀了。林黛玉在资格审查阶段就被淘汰。第一,因为她父母双亡,命不好,所以没资格参加选秀。第二,林如海应该安排了女儿不选秀的操作办法。黛玉没有选秀。
林黛玉和薛宝钗选秀的方向不同。以黛玉的身份,她选秀方向是妃嫔。皇帝选中者,留在宫里成为皇帝的妃嫔,答应。皇帝没相中者,赐给皇其他王爷做王妃或者侧妃。或者没有封王的皇室子孙做福晋。
薛宝钗的选秀方向是“备选为公主、郡主入学陪侍,充为才人、赞善之职”。
黛玉选秀是成为主子,宝钗选秀是成为女官,说白了是奴才。
我是润杨,欢迎关注:润杨的红楼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