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康熙真的把皇位传给四阿哥了吗?还是另有其人?
优质回答:康熙:没毛病,是我给的老四。
历史上康熙真真切切的把皇位传给老四,没有其他人,现在诸多清廷大剧杜撰了各种剧本叙述这件事情,实属无稽之谈。
篡位还是继位,历史早已盖棺定论。雍正继位的案子被后世翻来覆去讨论了,有人说雍正更改诏书,有人说克隆科多改诏书,这些说法都被推翻了,因为在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中保存的康熙遗诏里写着:“雍亲王皇四子胤禛,人品贵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统。著继朕登基,即皇帝位。”
“十”改“于”?那是瞎扯淡!!!不少人在清宫大局中目睹了雍正篡改诏书的那一幕,可是导演啊、编剧啊,你们能不能认真一点,清朝的那个年代还没有简体字啊,“于”在清朝年间的写法只有一种,那就是“於”,要想把“十”改成“於”,这还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隆科多在光明正大牌匾后拿出诏书”?错!错!错!把诏书藏在牌匾后面这件事在历史上还真有,好巧不巧,历史上第一个这样做的人就是康熙传位的四阿哥做的,也许是年代和人物相近,大家混淆了?还是“秘密立储”的做法更能吸引大家的眼球?康熙:反正这事不是我干的。雍正:是我做的!
所以,康熙没有做那么事情,雍正也没有,大家相安无事,该走的走,该做皇位的做皇位,清廷大剧?当做谈资看看吧。
其他网友观点康熙二废胤礽太子后,并没有新立太子,也没有立下遗诏,说明康熙并没有确定把皇位传给哪位皇子。
当时形成二大派别,以八阿哥湚禩为主的势力支持十四阿哥湚禵,其中有大阿哥湚禔,九阿哥湚禟,十阿哥湚䄉。另一派四阿哥胤禛,自太子胤礽第二次被废后开始私营结党,窃窥皇位,十三阿哥湚祥附从四阿哥胤禛,康熙禁军大臣隆科多是胤禛的舅舅,胤禛亲信年羹尧拥兵掌控京外局势。
康熙患病期间,清心静养,闭门谢客。不日,康熙驾崩。由隆科多对外宣吿,由胤禛继位,时胤禛隆科多在康熙身边侍卫,十四阿哥湚禵远在西北。
康熙遗诏并非康熙亲笔所写,也非康熙临终前所述。而是在雍正继位后拟就昭告天下,有汉,满文版,满文版对继承人部分的描述缺失,且同一位置。综上,康熙遗诏并不能确定是康熙的意志。康熙驾崩细节及局势被隆科多掌控。康熙是否真的把皇位传给四阿哥,目前来说还是疑惑多多,还需要历史学家进一步佐证。
其他网友观点康熙把皇位传给四阿哥,这是毋庸置疑的。
关于流传的康熙一开始打算传位给十四子,却被第四子篡改遗诏的故事,是不可信的。这种说法之所以这么盛行,是因为后世的小说以及电视剧都有这方面的故事改编:原本康熙在遗诏上写的是“传位十四子”,后被四阿哥联合大臣将“十”字,为“于”字,就变成了“传位于四子”了。
咋一听,故事有来龙去脉,这个操作还可行,毕竟只是改个字,可行性非常高,再加上电视剧也有这个情节,所以大家也容易误把电视剧里的故事当成史实。
但这只是咱们现代人的想法,因为在清朝的时候,根本就没有简体字的说法,当时的“于”字跟“十”字还是繁体,分别写作“於”跟“拾”,这两个字千差万别,笔画结构都不相同。
除此之外,皇帝发布的遗诏除了用汉字书写之外,还会用满文再写一遍,而满文中的“于”跟“十”两字的差别更大,所以“改字篡诏”的说法根本就不存在可行性,只不过是后世小说杜撰出来的罢了。
不仅如此,在遗诏中,皇帝也会给出他选继任者的理由,会在遗诏中将继任者给好好夸奖一番,而并不只是单单的传位于谁的几个字而已。关于遗诏内容,无论在网上还是在博物馆,大家都能看到,并且故宫博物院在近期还刚刚展览了一次呢。
所以,康熙皇帝在最后继承人上的选择就是四阿哥,也就是后来的雍正皇帝,根本就不存在改遗诏的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