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没出山之前从没有带过兵打过仗,为什么一出山就能打胜仗?
优质回答:受到《三国演义》的影响,我们说起诸葛亮基本上都是半神般的存在,运宠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在茅庐就可三分天下,一出山就火烧博望坡大胜曹军,让很多人好奇诸葛亮没出山之前从没有带过兵打过仗,为什么一出山就能打胜仗?
演义毕竟是演义,演义把诸葛亮塑造成为了一个半神般的谋士,正史之中诸葛亮很少出现在正面战场之上,而是掌管政务为主,主要负责后勤,并且比较著名的赤壁之战和空城计诸葛亮并没有演义中那样重要。
既然问出这个问题肯定是以演义为基础进行分析,诸葛亮没有出山之前的确没有带过兵,也没有打过仗,可诸葛亮身居茅庐之中并不是无所事事的封闭之状。诸葛亮开始到处外出游历,肯定对天下大势有所了解,当时成名战将谋士诸葛亮也是知道的,诸葛亮根据他们经历过的大战来分析这些战将的人格,这也是诸葛亮能一出山就能打胜仗的原因之一。
就演义而言,三国发生的战事基本上都跟兵法有所关联,比如各种阵法,利用天时地利排兵布阵,不管这些骁勇战将如何的排兵布阵都离不开兵法的影子。诸葛亮在出山之前一直研习兵法书籍,可以说兵书里面的文韬武略诸葛亮基本上达到了熟记于心的地步,所以诸葛亮在出山之后,看到对方将领的行兵路线,排兵的姿态就可以分析出敌将用的那些兵法战略,诸葛亮自然在兵法之中找到克制敌将的办法。
另外,不管正史和演义诸葛亮并非一介布衣而是名门望族,既然是名门望族对天下名士都会有所交际。诸葛亮相熟之人各个都是文韬武略非凡的人才,他们在平时相聚之时也会探讨天下大事,在探讨天下大事的时候难免会对当时的一些谋士和战将以及诸侯对比一番,自然诸葛亮也对他们的性格了解一二。
在了解这些诸侯及其手下的性格的同时,想必也会对他们经典的战例进行分析,然后自己用所读兵法之书破之,也就是说这些文韬武略的人才们会在一起探讨兵法,以口述的方式来进行攻坚战,慢慢的诸葛亮也就有了一出山就打胜仗的基础。
其实我们从诸葛亮后来北伐可以看出诸葛亮的排兵布阵的弱点,就是保守不出奇兵,当曹魏军队兵力分散之时,不进行奇兵穿插各个击破,显然诸葛亮也是被兵法书籍而禁锢,无法活灵活现。
通过以上我们很容易看出演义中的诸葛亮因为在出山之前就熟读兵法,对当时的名将诸侯性格比较了解,加上诸葛亮与好友之间时常以兵法进行交战,自然让诸葛亮有了一出山就能打胜仗的基础。
不过正史中的诸葛亮主要负责后勤,在刘备集团属于文官之首,只不过演义为了故事精彩才安排诸葛亮成为一位军事天才,即便如此也不影响我们对三国的热爱,对诸葛亮的崇拜之情。
其他网友观点悦读文史,我是子彧。
这个例子常常被用来反驳那些只注重经验的面试官,然而实际上这个例子并不贴切,题主的说法并不准确。
因为在刘备时代,诸葛亮一直是起着以内政兼半个谋士的作用,而且只提供战略规划,并不怎么参与战役并出谋划策,相当于萧何加半个张良,与曹操身边的荀彧类似。直到刘备死后三年,诸葛亮才作为南征的主帅开始掌握蜀汉的军事大权。
换言之,诸葛亮出山后的刘备时期的数年内,是诸葛亮军事技能的实习期,他很少打仗,主要是政务和谋士的作用,这段时间刘备集团打的胜仗是他和刘备共同的成绩,而诸葛亮本人的功劳可能在于后勤方面还更大一些。
一、军事中郎将诸葛亮受演义的影响,可能很多人觉得诸葛亮天生就是帅才,所以有必要分析一下,在刘备时代诸葛亮承担的角色到底是怎么样的。
207年刘备得到诸葛亮辅佐之后,经历的主要军事行动有:赤壁之战、征服荆南、平定西川、汉中之战、夷陵之战。那么,在这些战役中,诸葛亮都承担着什么样的角色呢?
首先,赤壁之战到征服荆南这段时间,引《三国志•诸葛亮传》中的记载:
先主至於夏口,亮曰:“事急矣,请奉命求救於孙将军。”时权拥军在柴桑,观望成败,亮说权曰·····权大悦,即遣周瑜、程普、鲁肃等水军三万,随亮诣先主,并力拒曹公。曹公败於赤壁,引军归鄴。先主遂收江南,以亮为军师中郎将,使督零陵、桂阳、长沙三郡,调其赋税,以充军实。大量的篇幅描绘诸葛亮怎样说服孙权参加会战(即演义中舌战群儒事件),对于战役过程却只有寥寥数语,在他自己的传记中,甚至没有提到诸葛亮参战的情况。这说明赤壁之战诸葛亮最主要的贡献在于说服孙权,至于战役过程,诸葛亮并没有太多的出谋划策和具体实施。
战后,“先主遂有荆南”,同样没有诸葛亮的功劳,但后面却加了一句“以亮为军事中郎将”,都督荆南四郡中的三郡,目的是“调其赋税,以充军实”。
二、军师将军诸葛亮如果说这一段记载还不足以说明诸葛亮的角色的话,我们再看看在征服西川前后的记载:
建安十六年,益州牧刘璋遣法正迎先主,使击张鲁。亮与关羽镇荆州。先主自葭萌还攻璋,亮与张飞、赵云等率众溯江,分定郡县,与先主共围成都。成都平,以亮为军师将军,署左将军府事。先主外出,亮常镇守成都,足食足兵。在刘璋向刘备求救的时候,刘备自领魏延等将进入西川,而留诸葛亮与关羽镇守荆州。在刘备彻底与刘璋闹翻后,才调诸葛亮、张飞、赵云等入援西川。
这次援军的主帅应当是诸葛亮,因为在《三国志·赵云传》中有“亮率张飞、赵云”的说法,这是第一次出现以诸葛亮为主帅的记载。但入川的主要功劳是张飞义释严颜,在诸葛亮传中并未提及,可见诸葛亮应当主要是居中调度,也没有太多的参与具体战役。
同时,成都平定后,诸葛亮担任军师将军,刘备称帝后任蜀汉丞相,但他的主要工作仍然是在刘备外出征战的时候,镇守成都,为刘备征发军队、提供粮草。这更加说明了这一问题。
而后的汉中之战、夷陵之战都不见诸葛亮的参战记录,反而是在留守成都,成为刘备大后方的总管。
同时我们注意到,这一段时间也没有太多出谋划策,因为刘备有了新的军事谋主-法正。而诸葛亮也因此政务方面的角色更加明显,而军事上的谋士含量更少了一些。
三、从后方到前台的诸葛亮因此,在整个刘备时代,诸葛亮都很少作为军队的主帅或者谋士出现在战场上,反而是常常作为后方的总镇守官出现。
诸葛亮第一次作为军队完全的主帅指挥战役是在刘禅建兴三年,也就是在刘备死后的第三年。这一年,诸葛亮率军征伐反叛的南中诸郡并取得胜利。而后的建兴五年,诸葛亮率领蜀汉诸将进驻汉中,开启了他北伐的事业。
也就是说,在后刘备时代,诸葛亮才以丞相之位逐渐担任了蜀汉军队的最高指挥官。
这里且不论诸葛亮北伐的胜败和军事能力,题主所说,诸葛亮一出山就打胜仗的说法有些不准确,诸葛亮是在刘备时代进行了大量的实习和观摩,才逐渐成长为率领蜀汉军队的总指挥官。
那么,如果这样问是贴切的:诸葛亮为何能够足不出户就能分析出天下大势,为刘备做好战略规划?
而这个问题的答案,从诸葛家族在荆州的地位、刘表的关系、东汉士族所拥有的的能量等方面都可以找到答案。诸葛亮躬耕南阳并不是做一个农夫,而是作为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并有足够的资源接触到当时政府和荆州的政局形势变化的。
悦读文史,我是子彧。期待你的关注!
其他网友观点导语:
这个世界不缺少喷子,喷诸葛亮的仁兄们如今已经是家常便饭了,没什么好好奇的。理由无非就那么一句:《三国演义》是骗人的,要么就说都是罗贯中瞎编的。
那么我们就要来问一句了,为什么罗贯中要瞎编?为什么偏偏还有那么多人看?流传至今,除了近些年某些专家开喷以后,一发不可收拾,为何从古至今诸葛亮的名声都那么大呢?能够有如此影响力,诸葛亮肯定有过人之处。
01诸葛亮是战略家,普通战术入不了他的法眼。诸葛亮是熟读兵书之人,对战术的掌控肯定不会差,可是他最厉害的地方,并不是战术,而是战略。这个高度就完全不一样,因为诸葛亮放眼的是全局的成败,而不仅仅是一场仗的胜负。
从地盘上来说,他可以准确地分析出刘备集团该往哪个方向发展,该先夺取哪里再夺取哪里作为根基,从而夺取天下。
从治理上来说,他到了一个地方,能够在最短时间内,让这个地方的百姓臣服。可能历史上能做到相同事情的人,只有刘邦了。
从军备角度上来说,他能够积极调动各地的粮草,以最便捷的方式运送粮草。针对不同战场,采用不同的输送模式,灵活应变能力比较强。
很多人诟病诸葛亮没有自己带兵打胜仗的记录,那是因为他本身的定位也不是带兵打仗的将军,他是统领全局的人物,地位仅次于刘备。
这个集团除了刘备,真正能说得上话的人,只有诸葛亮。因为就他们俩最有脑子,知道从大局去考虑问题。
亮时年二十七,乃建奇策,身使孙权,求援吴会。权既宿服仰备,又睹亮奇雅,甚敬重之,即遣兵三万人以助备。备得用与武帝交战,大破其军,乘胜克捷,江南悉平。后备又西取益州。益州既定,以亮为军师将军。备称尊号,拜亮为丞相,录尚书事。---《三国志》
着眼于某一场仗的胜败,很难为刘备集团迎来生存下去的希望,这就是刘备为什么在生命的最后关头,将自己的集团全部交给诸葛亮的原因。
02诸葛亮刚出山的时候,并不是给刘备带兵打仗用的。首先我们要搞清楚一点,刘备为什么去请诸葛亮。难道就是为了把诸葛亮请回来带兵打仗的吗?当然不是,刘备本身就很会打仗,可是他不会规划未来,必须要有一个向导才行。
俄而表卒,琮闻曹公来征,遣使请降。先主在樊闻之,率其众南行,亮与徐庶并从,为曹公所追破,获庶母。庶辞先主而指其心曰:“本欲与将军共图王霸之业者,以此方寸之地也。今已失老母,方寸乱矣,无益於事,请从此别。”遂诣曹公。---《三国志》
所以诸葛亮到了刘备集团以后,所充当的也不是将军的职位,而是军师。所谓军师,你可以理解为谋士,但是绝不仅仅是谋士。因为诸葛亮需要管辖的事情,也是刘备需要管辖的事情。
基本上刘备就是给自己的请了一个CEO,或者说是职业经理人。我们可以去看看诸葛亮到底做了哪些事情。
他把关羽调往夏口训练水军,难道只是为了给刘备留点人马吗?当然不是,这一步相当重要,因为荆州是靠水军吃饭的,将来要对付东吴或者说对付曹魏,都需要用到水军。
他前往东吴,凭借自己的口才和智慧,达成了孙刘联盟。这对刘备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一步棋,很多人天天嚷嚷着赤壁之战是周瑜打的,可是他们没有发现,刘备压根就不在乎这些,他凭借孙刘联盟的关系,吸引了若干荆州才干,为夺取荆州埋下了伏笔。
刘备入川后,诸葛亮负责坐镇荆州。其实我们就看得出来,诸葛亮不只是一位普通的军师,他更像一位领袖。后来刘备打不下益州,诸葛亮无奈之下,才将荆州交给了关羽,自己带着文武大臣进入益州帮助刘备。
刘备带兵进军汉中的时候,诸葛亮坐镇成都。要知道这个时候刘备集团刚刚收服成都,刘备本人又把兵马都调走去打汉中了。这个时候我们很难想象,诸葛亮是用什么办法,让成都的老百姓们主动参军,为刘备集团运送粮草的。
所以说诸葛亮在刘备集团中,本身就是领袖级别的人物。非要拿他跟贾诩、郭嘉这些纯谋士比是不恰当的,拿他跟周瑜、吕蒙这些武将比那就更加不合适了。
如果非要做一个比较的话,三国之中曹魏的荀彧、东吴的鲁肃,都是可以跟诸葛亮相提并论的人物。至少在战略高度上,三人是差不了多少的。
03诸葛亮六出祁山,实乃无奈之举。很多人拿诸葛亮六出祁山跟韩信相比,说韩信能够带兵走出蜀地,为什么诸葛亮不行?真的是诸葛亮能力不够吗?
当然不是这样,韩信带兵走出蜀地,绝对是萧何的功劳。我们还记得刘邦大军进入到咸阳以后,其他人都想着抢夺财宝,可萧何却直奔秦国的档案室而去。
权曰:“苟如君言,刘豫州何不遂事之乎?”亮曰:“田横,齐之壮士耳,犹守义不辱,况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众士慕仰,若水之归海,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安能复为之下乎!”权勃然曰:“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於人。吾计决矣!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曹操者,然豫州新败之后,安能抗此难乎?”---《三国志》
他提前把当时全国的人口、地盘档案都给私藏起来了。包括蜀地的所有情况,都被萧何藏起来了。
当时知道蜀地到底怎样的人并不多,只是知道进出蜀地比较困难,栈道是最重要的一条通道。可是他们不知道,秦国征服了蜀地以后,其实对当地的地形做出过详细记录,所以陈仓小道应该是记录在案的。
而且蜀地到底发展成了什么样子,也只有秦国档案上才有记录。所以萧何劝刘邦进入汉中那是因为他心里有底,那不是坑,完全可以去。韩信对蜀地是一点也不清楚,他哪里能找得到另外一条道呢?肯定是萧何从档案中找来的。
而这条陈仓道,后来就被人给堵上了,汉朝的时候在这里建设了陈仓关,派遣重兵把守。所以说诸葛亮是栈道也走不了,陈仓小道也走不了,无可奈何之下,只能绕道从祁山出发。而通过祁山前往关中的必经之地就是街亭。结果街亭丢了,诸葛亮是没有任何出路的。
相持百馀日。其年八月,亮疾病,卒于军,时年五十四。及军退,宣王案行其营垒处所,曰:“天下奇才也!”---《三国志》
就算在这种情况下,诸葛亮对曹魏的打击,都相当猛烈,曹魏大军除了防守,始终没有进入蜀地的机会,我们还有什么理由说诸葛亮不懂军事?
总结:诸葛亮是军事大才。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演义上的那些神乎其技的情节,才是真正黑了诸葛亮。因为诸葛亮压根就不屑用这些所谓的战术来让自己封神。
他本身就是一个高级别的战略家,你非要把他搞得跟带兵打仗的将领一样,实在是有些不合适。
要说他最吃亏的地方,那就是所有事情都要亲力亲为。蜀汉的确缺乏人才,但凡他稍微轻松一点,也不至于最后过劳死了。
参考资料:《三国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