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常识摘抄 > 内容

清朝的“铁帽子”制度在当时有何优劣?

网友提问:

清朝的“铁帽子”制度在当时有何优劣?

优质回答:

笔者认为“铁帽子王”制度在当时清朝建立的初期发挥的作用还是比较巨大的。因为努尔哈赤皇太极当时正是南征北战,打江山的关键时期,需要笼络人心,让将军们心甘情愿为他出生入死。于是,铁帽子王制度便应运而生,如果被封为铁帽子王那么可以世袭爵位,享受很高的待遇,是很多皇亲贵族无法比拟的。这对于初期清朝的建立确实起到了积极意义。

但是凡事都有利弊,同样铁帽子王制度也会带来一定的问题。很多被封为铁帽子王的将军自恃战功赫赫,就会变得骄横跋扈。他们的子弟呢由于肯定会继承祖宗留下来的爵位,因为会感到衣食无忧,不思进取,这也是这种制度比较消极得一面。

其他网友观点

谢谢邀请!铁帽子是满清入关后,为表彰为国家建立功勋的皇亲宗簇,而制定的一项可世袭罔替的荣誉制度,获得铁帽子称号还同时可获得享有配飨太庙的殊荣,享受后人的祭祀朝拜,古人很在乎名份除了权、利之外就是这个名份了。

说白了,铁帽子是里子的实惠,因为它比一般的皇亲享有更多的优厚待遇和特权。而配享太庙是享受皇家的祭祀,这对于铁帽子本人和家族来说都是一份无尚尊荣,是面子上的实惠。

清朝立国后一共有12位世袭爵位的铁帽子王,其中八位是开国之初因战功而封爵,如:多铎、多尔衮、豪格等。另外四外属于恩封,即:胤祥、奕訢、奕譞、奕劻等,虽然没有赫赫战功,同皇帝搞好关亲也是一条升官发财的途径。

要评判铁帽子王这一制度的优劣还需从中原封建历史来分析,虽然满清是置身关外的少数民族,但中原王朝的兴衰同样也与他们息息相关。中原地区任何一个王朝的建立,也么是将功臣分封各地,形成割据势力,要么将皇室宗族分封各地,如朱元璋的“家天下”。但其结果殊途同归,都在分封地形成藩国,自行一套政体,与中央皇权分庭抗礼,最终兵戎相见,使国家四分五裂而衰亡。

而满清统治者在关外就肯定地深入的了解和思考了这一问题的关键。所以清统治者摈弃中原的分封制,用封爵不封地,将众王爵留在京师,在天子的眼皮子底下随便你怎么遛达,就是不允离开。其实就是方便统治者随时监控他们的动向,以防个别脑子发热的家伙干出什么不可掌控的事来。

另外,清朝还规定他们不能到地方任职,不能干预政务,除非特许。更不能掌控军队,这是统治者忌讳的,这些人原本就是沙场出身,如在拥有军队,难免不会祸生事端,这是皇帝不允许的禁忌。

其待遇全部有国家统一管理,并且其爵位虽可以世袭罔替,但是只能逐代递减,这样既可以减轻国家负担,也消除了诸王形成尾大不掉的势力影响,最终自已走向消亡。

但是,铁帽子的爵位制度就没有弊端吗?有,努尔哈赤在统一女真各部落后,将他们整编成旗,就是人们所熟知的所谓“正黄旗、正红旗之类的称号编制,努尔哈赤将八个旗全部分给那八个铁帽子王统领,然后军国政务由他们一同参与讨论定夺。

努尔哈赤之所以这样做就是怕自己百年后出现象明朝永乐皇帝朱棣那样同室操戈,平分家产后大家平起平坐,形成政治力量的均衡,谁也无法一家独大。但是这种局面严重影响了入主中原后的皇权统治,从皇太极即位后就已显现,他不但上朝时要与几位铁帽子贝勒一起"面南而坐",而且还要给几位兄长施礼,用他自已的话说,这哪是皇上临朝,就是一个小贝勒爷。一直到满清初期,八旗不但拥有自已的军队,还经常因相互之间的矛盾而倾轧,好几次因土地分争而差点爆发流血冲突。

顺治皇帝即位后,将皇权与八旗宗主权剥离,努力提高中央集权在八旗中的地位,不断削弱宗室旗主的地位,最终将八旗纳入到国家的官僚体制当中,废除了八旗的个人私有财产的特征,最终将类似于中原分封制出现的动乱消灭在萌芽当中。

无论是中原的分封制还是满清的"铁帽子旗主制“,其主要目的都是为了维护和巩固剥削阶级的统治地位,从局部来看是存在进步性,但从全局来看无不是本着剥削和压榨劳动人民的反动腐朽特性。


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谢谢。

上一篇: 日本将举行参议院选举,是否修宪成各政党争论点,你怎么看?

下一篇: 清军为何常以营为作战单位?一营大概有多少人?



推荐阅读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 软文发布 | 粤ICP备20211060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