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古代的皇子生下来一般最低会给个什么爵位?根据什么册封呢?
优质回答:每个朝代都不同,如果以清朝为例的话,皇子到了十五岁,宗人府就会请示皇帝赐爵。皇子最低的封爵是固山贝子。如果皇帝不讨厌皇子,一般情况下都会同意。但是也有例外,如乾隆皇帝的十二子永璂就没有爵位。乾隆很讨厌他的生母继皇后乌拉那拉氏,所以也讨厌永璂,到二十四岁去世也都没有追封,到了嘉庆四年才追封为多罗贝勒。皇帝如果不同意赐爵的话,宗人府每过五年会再次奏请。所以说皇子赐爵,宗人府走的是程序,而最重要的是皇帝的喜好。太祖太宗时期也有封镇国公,辅国公,镇国将军,辅国将军之类的,但是那个时候爵位制度还不是很完善!
其他网友观点历代爵位并不相同。
后期的功劳,皇帝是否喜欢也不同。
所以,纠结这个问题没有啥意义。
主要看三条:
母亲地位。皇帝喜好。个人差异。
母亲是皇后或者宠妃,则皇子多封亲王。母亲身份一般,大多封郡王。
清代特殊些。皇子首封基本爵贝勒和郡王,但康熙九子胤禟爵位非常低,康熙48年26岁才封贝子。其母是宠妃郭络罗氏(宜妃),同母兄五阿哥(19岁)康熙37年封贝勒,康熙48年晋亲王。同时封贝勒的还有四(20岁)、七(18岁)、八(17岁),所以说胤禟年纪不够的话也不怎么合适,虽然当时胤禟只15岁赶不上,但11年后才封一个更低的贝子,显然因为康熙不喜欢胤禟公开经商。
因此,皇子具体首封什么爵,主要看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