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常识摘抄 > 内容

刘禅废帝后被封“安乐公”,刘协废帝后被封“山阳公”,那这个“公”,到底是什么意思?

网友提问:

刘禅废帝后被封“安乐公”,刘协废帝后被封“山阳公”,那这个“公”,到底是什么意思?

优质回答:

刘禅废帝后被封“安乐公”,刘协废帝后被封“山阳公”,这个“公”是一个爵位,而且属于高爵位。周朝开始形成了诸侯分封制,天子称王,诸侯分为公、侯、伯、子、男五等。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天子称皇帝,诸侯大臣的爵位分为王、公、侯、伯、子、男六等。刘邦的白马之誓后,能获得王爵的人只能是皇室子弟,人臣能达到的最高爵位就是公爵了。

汉献帝刘协的皇帝之位禅位给曹丕后,魏国成为正统皇朝,由于刘协姓刘而不姓曹,因此给他的爵位只能是公爵而不是王爵。蜀汉后主刘禅投降魏国后,同样因为他姓刘不姓曹,因此给他的爵位只能是公爵而不是王爵。东吴末代皇帝孙皓投降晋国后,司马家给他赐爵为侯爵,号归命侯,这个侯爵比公爵低一级。孙皓之所以只能得一个侯爵,除了他不是司马皇族外,还在于东吴是最后一个被消灭的割据政权,以前魏国给东吴的爵位也是侯爵。

王、公、侯、伯、子、男六等爵位一直贯穿整个封建社会,直到民国建立后才废除这一制度。比较特殊的是北宋一朝,除了赵氏皇族子弟可以封王外,柴氏皇族子弟也可以封王。皇族之外的人臣通常生前不能被封王,但是死后可以追封为王。南宋明将岳飞身前的爵位是武昌郡开国公,死后被追封为鄂王;明初名将沐英身前为西平侯,死后被追封为黔宁王。清朝康熙时代,三藩的爵位比较特殊,都是王爵,比如吴三桂就是平西王。韦小宝最后获得的爵位是鹿鼎公,曾国藩的爵位是毅勇侯。

现在的行政级别分为:国家级正职、国家级副职、省部级正职、省部级副职、厅局级正职、厅局级副职、县处级正职、县处级副职、乡科级正职、乡科级副职。古代的公级爵位相当于现在的省部级正职,能获得公级爵位十分不容易。比如民间名气极大的刘伯温,他的爵位是诚意伯,离公爵还差两级呢!而鞠躬尽瘁的诸葛亮丞相,他的爵位是武乡侯,离公爵还差一级。

其他网友观点

这个“公”,是爵位的一种。

皇帝之下,爵位最高等级是“王爵”,在汉代,除了西汉早期和东汉晚期,那都是皇帝刘氏家族才可以得到的独家尊享。

公爵是王爵之下的爵位,是皇帝家族之外所能得到的最高爵位。在整个西汉,直到末年才有了王莽这位“安汉公”(西汉表彰异姓人士的最高等级是侯),此“公”后来进一步做了皇帝。即便是到了东汉末年,异姓人士也只有曹操一人混成了公爵,此“公”后来做到了魏王,死后被追谥为皇帝。

由此可见公爵之位还是一种极为罕见的殊荣,汉献帝刘协被曹丕封为“山阳公”之际,几乎与曹丕称帝同时段,这也是曹丕对刘协所能给出的最大诚意。

曹丕为什么没有杀了刘协,其实原因很简单,因为刘协早就看清形势,主动认怂了。

刘协当了多年的皇帝,都是被别人操纵的,他的手中既没有权利也没有值得信任的人。所以对于曹丕一点威胁也没有,自然没必要非得杀掉这个没有用的可怜人。

刘协最后的这个“山阳公”的身份,食邑万户,仍然保留天子仪仗,奏事不用称臣,见诏可以不拜,子孙可以世袭,这种待遇实际上比王爵还要高上一些,也算是难得的优渥。

“山阳”的原意是山的南面,在当时也是一个地名,这块封地就是兖州山阳郡,“山阳公”是个郡公。

别看刘禅也是前皇帝,也被封为“安乐公”,他和人家刘协待遇相比较,还是差了不少。

曹魏的江山是接受汉帝的禅让,在曹魏心目中,汉帝是真的法统纯正的皇帝,你刘禅和你爹的“帝”那是僭越,绝对的伪皇帝,讲句不客气的话,你也就是个招安的匪首。

尤其是在接受招安之前,你还一度打的我们曹魏很尴尬,一直打到你们城下,你才出来投降,一点主动性也没有。

封给刘禅的封地,是兔子不拉屎的北方边陲的渔阳郡安乐县,安乐公不仅是个“县公”,比郡公差着等级,地理位置也差强人意。

我们说,刘协与刘禅这两位皇帝共同的特点都是欠缺霸气和狠劲儿,所以也没有实力去守护自己的国家和地位。他们最后都落得个被别人操纵的命运。

但是,仔细想想他们身处的乱世,就会知道,他们最终能做到保全自己,余生悠游度过,而不是死于非命,已经是不能再好的结局了。

为什么历史穿越小说和电视剧众多,很少有愿意往东汉末年开穿的?

道理很简单,假如一睁眼你变成了被封公之前的刘协或者刘禅,你又能做到多好?

其他网友观点

公自然是一种爵位,当然,这里的“公爵”,和咱们通常所认为的诸如韦小宝的“鹿鼎公”,这样的爵位不同。其更像是西周时期的爵位,有封国,属于诸侯之列。

原本在汉朝,是没有“公爵”这样一个爵位的。因为当初秦朝在平定天下后,采取的是郡县制,爵位分封上则是沿用原秦国的二十等爵位制度,只有封爵们,只有食邑封地,而没有相关的统治权。而汉朝其实也是采用秦朝制度,只不过因为汉初分封诸侯,所以在二十等爵位制上面,还有王爵。

王爵即等同于诸侯,享有封国。比如刘备的祖先,靖王刘胜,其封国便是中山国。

而且在刘邦铲除异姓王之后,这是刘姓皇族子弟才享有的权力。后来随着汉武帝推恩令的施行,王爵实力逐渐被削弱。他们虽然名义上是诸侯,但其实和其他封爵一样,只享有食邑,并没有政治权利。当然并没有被取消,只是大都得要是皇子才有资格享有。比如汉献帝刘协,在即位之前,乃是陈留王。

其他非刘姓的功臣,最高也只能是封为列侯,享有食邑封地。最初封侯的门槛很高,而且地位也比较高,最高可食邑万户,享一县之地。但后来列侯泛滥,逐渐出现乡侯﹑亭侯这样的称呼,基本就是功大者食县﹐功小者食乡亭。比如关羽是汉寿亭侯,而曹操则是武平县侯。

总结来讲,在汉朝的大部分时间里,封爵都只是荣誉象征,是财富封赏,并不享有政治权力。直到曹操将这一制度打破。

当年曹操大权在握之后,并不满足于县侯这样一个地位。于是他打破传统,加九锡,进爵魏公。这里的魏公就等同于西周时期的诸侯。其可以列土封国,并在其封国内置百官,立宗庙。

所以,其实这时候魏国就已经成立了,只不过是应该叫做魏公国,后来曹操进魏王,则可以被称为魏王国。而曹丕代汉之后的魏国,其实应该算是魏朝了。所以历史上常说的是魏晋南北朝,而不是三国南北朝。

所以,这里的公爵,其实是有着封国置官的权力的。后来的司马家也是从晋公一步步实现篡位的。

同理,后来刘禅废帝后被封“安乐公”,刘协废帝后被封“山阳公”,其实和曹操的魏公,司马昭的晋公是一个意思。其乃是封国。刘禅的叫做安乐公国,刘协的则是被称为山阳公国。

当然了,虽然同是公国,刘禅地位却远不如刘协。首先刘协的封国更大,其封有河内山阳郡一郡之地。刘禅则是渔阳郡安乐县一县之地。当然,曹操当初更厉害,其封国享有十郡之地。

而且刘协被允许永居山阳郡,在封国内仍然享有天子地位,位在诸侯王上,奏事不称臣,遇诏书可以不拜。而刘禅虽然有封国,但其只能住在洛阳城,受到司马家的监视,没什么自由,每天提心吊胆。

所以当初刘禅说自己乐不思蜀,其实更多的是因为自己处在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困境,为了生存,不得已而说之。否则,以刘禅的仁厚性格,不可能不为自己的亡国而感到悲伤。当然,还有比刘禅爵位更低的,比如吴国灭亡后,小皇帝孙皓只被封了一个归命侯,连封国都没有。人家刘禅好歹食邑万户,孙皓只有良田三十顷,这个差距可就太大了。


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谢谢。

上一篇: 艺术和色情的界定标准是什么?

下一篇: 黛玉母亲贾敏,为何远嫁苏州的林如海?



推荐阅读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 软文发布 | 粤ICP备20211060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