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怎么少见北方游牧民族南下中原?
优质回答:回答这个问题前,先贴一句宾四先生在《国史大纲》里的话:“若以两民族两国家之历史相比并观,则常见此时或彼升而我降,他时彼降而我升。”希望所有的历史爱好者都能好好地理解这句话。
回归正题,问题问“三国混战一百多年,为何没有异族入侵?”实际上这个问题本身就存在提问者读史太浅。既然,提问者以“三国”混战【一百多年】来问,那肯定至少是从汉末黄巾之乱开始算起,鄙人不才,纠正一下,这段时期,异族是有过入侵,甚至也为东汉朝廷制造过巨大的威胁,后来即使在曹丕篡汉后,北方的异族势力也曾一度是曹魏的威胁。
那么,首先来看一看有过哪些入侵。
中平元年,中原河北各地黄巾之乱爆发,与此同时,西北凉州爆发了羌胡之乱,其声势也差点让东汉朝廷放弃三辅等地。
中平四年,张举张纯率乌桓之众叛乱,声势亦大,战火燃及幽、并、青、冀四州。
后来又有匈奴联合白波贼入侵河东、兖州等事例,这些都是当时异族的入侵的实例。
到了曹丕篡汉之后,三足鼎立,各方局势都大体稳定,但河北并非相安无事。鲜卑轲比能虽未能入侵,但也一度给曹魏在河北带来很大的压力。
那么,有人会问,汉末如此混乱,为什么就没有异族政权与曹刘孙等人共争天下呢?
其一,文化差异,当时的匈奴、鲜卑、乌桓、氐族、羌族等异族胡人都是没有文化的蛮夷,以原始部落形态生活,对当时中国(当时人意识与口中的中国)的入侵也都是流寇式烧杀劫掠而已,【这是文化意识形态的差异所导致的根本原因,也是最重要的原因】。后来的轲比能“颇学文字。故其勒御部众,拟则中国,出入弋猎,建立旌麾,以鼓节为进退。”这是文化上的一种大进步,他也给曹魏制造了巨大的麻烦;生长在中国,从小研习儒经的刘渊等人则在文化意识形态上更是一种飞跃,虽然仍改不掉胡虏嗜杀(当然也存在民族仇恨等因素)之习性,但相对来说进步已经非常大。
其二,当时各民族内部部落之间也或多或少存在着内部争斗,民族之间也存在着争斗。第一种情况如当时凉州羌胡之乱,各部落之间接连发生火并至于最后只能做到以马腾、韩遂为首的诸多军阀割据关中;第二种情况如匈奴自西汉宣帝以后因南北匈奴分裂而走下坡路,而适逢鲜卑、乌桓的崛起,匈奴与乌桓、鲜卑间也相互攻伐(也并非一昧相争,乌桓和鲜卑关系较近,常相互联合与匈奴战争,三个民族也曾联合侵汉)。
其三,当时各诸侯也利用这些善战的游牧民族为自己所用。如刘虞怀柔政策使得乌桓、鲜卑乐为其效命;袁绍矫制安抚乌桓各王,“宠其名王而收其精骑”,后来袁熙、袁尚兵败便投奔乌桓,欲借其势收复河北;曹操在平定河北后,也收了匈奴、乌桓、鲜卑等民族部落的骑兵;关中的韩遂等人本是被羌胡挟持而起兵成诸侯,与曹操的战争中,羌族、氐族对关中军阀们的支持与帮助也是表现出来了……因为有些异族胡人自身依附在诸侯、军阀,所以对当时河北、中原等地破坏相对来说也是较少的(凉州、三辅等地破坏程度较严重,但这是东汉整个朝代羌患严重的问题,绝非韩遂、边章等人一朝起兵所致)。
一民族的文明自觉需要有漫长的时间(华夏民族经历了夏、商、周,在春秋末开始渐渐产生思想文明),或也可以学习更强大文明的影响提升自我文明,但这也是需要时间,匈奴、乌桓、鲜卑等民族没有史料让我们可以知道他们学习中华文明的历程是如何(近代我国在学习西方之路是屡受坎坷挫折,这种坎坷和挫折应是必要的),汉末及三国时期,显然这些民族文化意识还尚未达到整合部落建立政权、国家的地步,这也就是他们充其量要么入侵中国像流寇一样,要么就是依附在其他诸侯为其所用的原因。以上就是鄙人不才所能分析到的三点原因,希望能对提问者以及同样怀此疑问的广大历史爱好者有助于解惑。
其他网友观点其实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知道汉末三国时期的北方游牧民族处在一种什么样的地位当中,我们都知道,虽然曾经的匈奴,鲜卑等北方游牧民族是很强大,但是随着汉武帝,汉宣帝两代人的大力打击之下,加上汉朝多年的压制,实际上他们自身的实力已经不是很强了,此消彼长之下,汉朝的实力更是远超北方游牧民族,这也就是为什么,几万人的公孙瓒能把北方各族打的是服服帖帖的,因为他们实际上的差距已经是很大了。
而在三国时期,曹操在统一北方之后,就又一次的把这些虎视眈眈的北方游牧民族给收拾了一顿,让他们元气大伤,根本无力南下插手中原,又加上曹操拥有着无比强大的骑兵,而对付蜀中的刘备,南方的孙权,骑兵压根就没什么太大作用,肯定大部都部署在了北方,有了实力上的差距,武力上的威慑,他们又怎么有机会,有胆量入侵!
其他网友观点三国时期,匈奴人势力已经衰落,还参与了中原地区的军阀混战。称雄草原的主要是鲜卑人。鲜卑人没有南下中原主要是中原地区的军阀们长年混战,打造了一支支铁血军队,对北方草原民族有撵压性优势。另一方面,中原的军阀们对北方游牧民族防范之心比较强,不管內地怎么闹腾,关起们来是兄弟之争,游牧民族內寇属于异族入侵,严加防范。
冀州太守公孙瓒是一个典型的大汉族主义者,他主张用铁血手段打击鲜卑和乌桓人的侵挠。公孙瓒组建一支特种部队叫白马义从专门对负游牧民族。三国时期,南匈奴內附。曹操把匈奴人分为五部,酋长子孙到洛阳学习,实质上做人质,还派专门的官员管理匈奴人内部事物。
曹操亲自率军远征过乌桓,张辽阵斩其首领踏顿,使乌桓人提前走向历史。北方草原上势力最大的是鲜卑人,东西万余里。诸葛亮最后一次北伐时曾和轲比能约定南北夹击魏国。魏国派出刺客刺杀了轲比能,鲜卑部落走向解体,陷入内部分争。鲜卑人对中原王朝的危胁解除。事实上,堡垒最容易从內部攻破。只要中原王朝内部团结稳定,就可以打败北方游牧民族的入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