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养生 > 内容

景谷古茶树

栏图:景谷黄草坝以寨全景

景谷古茶树

2015年11月的最后一天,北国大雪纷飞的日子里,思普大地仍然郁郁葱葱,茶马史诗编辑部正式开始了寻茶之旅,深入困鹿山、黄草坝一带去探寻云南小叶茶之迷,去深入领略巍峨的二无量山之雄奇。

景谷是茶祖之乡,那里出土的3540万年前的宽叶木兰化石被视为茶树的远祖。二无量山从北至南纵贯县境,向着更南边的困鹿山与易武茶区而去,这次重点考察的黄草坝古茶山,就位于二无量山的主峰--干坝子山西麓。海拔2920米的干坝子山位于景谷与镇沅的交界处,是景谷的最高峰,也是景谷县野生茶树的密集分布区,景谷野生茶王就隐居在这里,山两边是著名的古茶产区,东边是镇沅田坝乡老海棠、茶山箐产区,西边是景谷凤山乡的南板茶区、正兴乡的黄草坝茶区,再往南就是宁洱的皇家古茶园困鹿山。这么多知名古茶产区密集排布在以干坝子山为核心的二无量山,在叹为观止的同时,也让我们萌生了沿着二无量山,去探究云南古老的茶叶种植文明传播路径的想法。我们的先民是沿着怎样的轨迹将茶树驯化、栽培于一座座大山深处的,以及推动着云南茶叶种植文明进程的核心动力究竟是什么?

白马非马与李琨登高远望黄草坝以寨全景

与编辑部同行的,还有从黄草坝出来,在外做茶叶、咖啡多年,竖立了景洪市普文镇绿茶标杆的白毫茶厂掌门人王贤会女士。据王女士介绍,深藏大山深处少人识的黄草坝古茶山,堪称世外茶园,这里可考证的种茶历史始于乾隆年间,是景谷最老的一座古茶山。景谷连片规模种茶从黄草坝开始,然后才是民乐秧塔、小景谷的相继崛起,这使得景谷县在清末民国年间成为与勐海、双江、凤庆并辔齐驱的核心产区。

黄草坝以寨村景

从困鹿山沿着二无量山一路北上,车子沿着老旧的弥宁公路一路向北,经过宁洱凤阳的宽宏村就进入了景谷东部的正兴乡,然后转向通往黄草坝的崎岖山路。从正兴乡政府到黄草坝产古茶最多的寨子以寨,有几十公里路程,车子一路爬坡,而两边的山形越来越陡峭,那直上直下的气势让坐在车子里面的人提心吊胆。周边的植被保护很好,云雾缭绕处偶尔闪出一个冬日暖阳下的山村,在陡峭的山坡上展露其相对平缓的一面,在那上面蹲着一栋栋两层高的粗糙楼房,芭蕉、竹子、菜园、石板铺就的小道点缀其间,间或也掠过古茶树虬老的身姿,这一切提醒着我们:黄草坝古茶核心产区快到了。车子穿过一道秀美瀑布,很快就于黄昏薄暮时分泊在白云深处--我们达到了此行的目的地,海拔1900米的以寨,这是山间高耸处的一大片缓坡,背靠陡峭难以翻越的小黑山,壁立的最高处海拔高达2200米。此刻我们在二无量山的深处,靠近干坝子山主峰的地方,正所谓一山放过一山拦,我们只能远眺一下海拔2920米的主峰,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本文作者白马非马抵达黄草坝以寨

黄草坝的古茶大都是王家、董家与杨家三大家族种的,清末民国从勐库引来茶籽大规模种茶的当地著名乡绅王贡爷,就出自王家,而王贤会正是王贡爷的玄孙女,如今其在外做茶多年,于去年叶落归根,想深入挖掘黄草坝的历史人文,梳理黄草坝人种茶的数百年脉络,并从源头做起,狠抓古茶质量,整体打造黄草坝茶品牌。而她的亲叔叔董崇汉是黄草坝改革开放后做茶第一人,在当地建了第一个茶厂。我们打算将老王家六代人做茶的故事,放在云南茶叶种植文明传播路径这一恢宏背景之下进行展示,在景谷最老的古茶山打捞一个家族兴茶的集体记忆

黄草坝古茶园

云南茶叶种植文明传播路线:由北向南传播,再向北反哺

出发的前一天下午,白马非马与天下普洱茶国有限公司董事长包忠华先生共同探讨了云南茶叶种植文明的传播路径,一致认为:云南虽然是世界茶树的原产地,也是最早栽培与利用茶树的地方,但是云南土著先民的茶树培育与种植水平长期停留在原始阶段,茶叶种植文明真正的兴起应该是在巴蜀大地,因为那里在远古与中古拥有远比云南先进的农耕文化。秦开五尺道,汉武帝征服西南夷,云南这个化外之邦第一次与中原文明的联系变得紧密。而孔明兴茶的传说,不过反映了诸葛亮七擒孟获,深入大规模治理南中,巴蜀大地的茶种与种植模式开始传入云南的史实。中国茶源自神农氏的新石器采集农业阶段,到了汉代走出了蒙昧,在巴蜀大地开出了农耕文化璀璨的花,又经魏晋南北朝的僧侣阶层与士大夫的推崇,终于在唐代上升为国饮,以陆羽茶经的诞生为标志,茶成为了中国引车卖浆者流的日常饮品,也是文人与贵族的精神饮品。

黄草坝以寨王贤会娘家的老宅

在中原茶文化不断进化的历史进程之中,云南茶也在原住民的驯化下不断茁壮成长,加上自秦汉以来中原文化的不断渗透,洱海与滇池地区成了云南文化的发展高地,而邻近这两个地区的蒙舍蛮在南涧、景东一带也发出了云南茶的第一缕声音。就在陆羽茶经问世的唐代,在樊绰的蛮书里第一次出现了云南人种茶、利用茶叶的正式记载,书中所指的银生城界诸山,据后人考证就在景东、南涧一带,至今这一无量山主脉地区多生长数百年,乃至上千年的古茶树就是明证。在南诏国时期,应该是继孔明兴茶之后云南茶叶的第二个蓬勃发展期。南诏是个奴隶制国家,经常发动对外战争抢夺人口为奴。天宝年间,乃至其后的一百多年,南诏与唐朝的战争频仍,大量战败被俘的中原士兵以及四川被掳的居民被迫为奴,其中有许多人是种植经验丰富的农民、手艺高超的工匠。这数十万人及其繁衍的后代,就在南诏与大理国生生不息,带来了中原先进的手工业、农耕文化,当然也带来先进的茶种、种茶模式与制茶技艺,推动了云南茶叶的进步。

黄草坝以寨昔日地主家的旧屋

我们的观点是,云南茶叶发展史上有三个时期,一是孔明兴茶的神话传说时期,在南诏国兴起之前,由于其缺乏足够的史料来佐证,对之我们只能发出濮人种茶的感叹,只能留下了除了猜想还是猜想的遗憾。云南茶叶第一次走入信史是南诏、大理国的茶出银生时期。继之兴起的是普洱茶时期。

我们认为,云南茶叶种植文明的传播路径,是从四川向南传播的。从两汉到魏晋南北朝数百年间,巴蜀大地先进的农耕文化与云南原始的茶叶种植文化相融合,终于在唐宋时期于南涧、景东、景谷、镇沅一带催生了璀璨的银生茶。接着是银生茶在元代与明代前期一路向南,经宁洱困鹿山、板山一路向南传播,再加上中央政府在西南边疆推行土司政策及其后的大规模改土归流,并大规模推广军屯、民屯与商屯,以及将内地数百万汉族人口迁入云南,使得汉人先进的农耕文化深入车里宣慰司,于是诞生了兴起在明清两朝并于当代复兴的普洱茶。

黄草坝山中打柴归来的樵夫

随着车里宣慰司六大茶山茶事的勃兴,一路向南传播的云南茶叶种植文化开始向北反哺。其先声就是明代成化年间,双江勐勐土司派人到西双版纳取茶籽种于冰岛,这就是举世闻名的勐库大叶种之来源。杜文秀、李文学起义被镇压之后,云南茶叶的北上运输通道被重新打通,继瑞贡京城、边销藏区之外,云南茶叶的南洋市场也被开辟,四川、重庆人也爱上了沱茶,清末民国云南茶产业迎来了继雍正、乾隆、嘉庆与道光之后的第二个兴盛期,显著的标志就是江南六大茶山--勐海茶的强势崛起,以及澜沧江中游两岸的双江、凤庆、临翔、景谷、景东、镇沅茶事的勃兴。澜沧江两岸的新茶区的兴起,享受的是盛极一时的普洱茶文化向北反哺之恩泽。大量新辟的、采取满天星方式种植的商品化茶园,茶籽大多来自双江的勐库与邦协,而勐库种又源自西双版纳。

夜宿白云深处的以寨村

二无量山探寻小叶茶之谜

在银生茶向南传播、演化为普洱茶的数百年历史进程中,无量山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无量山源自南涧,最高峰在景东,来到景东与镇沅交界处,分为沿澜沧江边南下景谷民乐、永平的大无量山,另一条就是穿越镇沅、景谷、宁洱直到江城、勐腊的二无量山。通过山形走势我们可以看到,从北逶迤南下的二无量山长达数百公里,北边的一头连着景东永秀,南边的一头连着古六大茶山,这中间就盛满了从银生茶到普洱茶数百年的传播史。

王贤会女士

这次随行到困鹿山、黄草坝考察的普洱市资深茶人李琨先生,多年前就对二无量山这条被忽视的山脉进行深入考察,他认为从北到南该山脉的东西两麓分布有一系列的著名茶山,从景东无量山主脉的金鼎古茶山开始,往下就进入了二无量山的北部,在镇沅分布有老乌山、老海棠、茶山箐,在景谷分布有苦竹山、凤山、南板、黄草坝;而到了二无量山的南部,在宁洱有困鹿山、板山,在勐腊有著名的六大茶山。而且他还发现了一个奇特的现象,相对于澜沧江东岸的哀牢山、大无量山,澜沧江西岸的临沧大雪山、邦马大雪山,二无量山系的小叶形茶特别多。关于这种叶子如细长柳叶的小叶茶,云南茶界的主流说法是,它是云南大叶种的变异,还有一种观点是,倚邦的小叶种来自四川。

李琨通过多年的实地观察认为,小叶形茶分为两种,一种是叶片椭圆形的小叶茶,是云南大叶种的自然变异;而柳叶形小叶茶,叶片细长,经过人工选育,已进化为小叶种。这些小叶种茶树来自哪里?李琨认为,可能跟南迁民族有关,这些不断南迁的种茶民族,数百年间将小叶种茶沿着二无量山的山脉走势不断南下,从景东带到镇沅,然后是景谷、宁洱,最后种在六大茶山的倚邦。

困鹿山古茶山

这当然只是一种假说,但也与我们设想的云南茶叶种植文明源自四川一致,也就是更先进的小叶种茶从巴蜀大地传播到云南,先是在银生茶时代一路向南传播,然后在普洱茶时代再向北传播,由西双版纳地区反哺到澜沧江中游两岸地区。

这次我们考察的困鹿山与黄草坝,茶叶种植历史久远,在困鹿山留下的数百年大单株很多,而在黄草坝则是规模化连片种植茶园的典范。就现存茶树树围推测,困鹿山小叶种茶树种植年限可能会早于倚邦小叶种,小叶种存在经镇沅、景谷、宁洱传到倚邦的可能。

黄草坝以寨古茶林

黄草坝是个村委会,古茶最多的寨子是以寨,然后是外寨,再然后是大寨子与南洋河,其他寨子也有古茶,但不多。全村古茶面积2000多亩,树龄在400年至100年之间。这次我们主要考察了以寨跟外寨两个寨子。

在黄草坝外寨这边,土层浅,没有松土深翻,树势长得不漂亮,但也有一定树龄,反而在以寨小叶种不多,多为大叶种。整个黄草坝片区,可以看出是茶种混杂片区,以小叶种为主。这个茶区小叶种茶大规模连片种植,其形状更为典型。它的种植方式不开沟,不开台,顺山坡按传统的满天星方式种植。许多小叶种树形高大,甚至可高达七八米。李琨说。

据了解,以寨大叶种茶树多的原因是,清末民初王贡爷引种的勐库大叶种主要种在以寨。


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谢谢。

上一篇: 普洱茶熟茶泡出来的颜色「如何把普洱茶熟茶冲泡出诱人的汤色」

下一篇: 云南普洱茶知识讲解-史上最全云南普洱茶入门知识攻略



推荐阅读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 软文发布 | 粤ICP备20211060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