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常识摘抄 > 内容

唐朝靠科举制选拔的官员占全部官员的比例?

网友提问:

唐朝靠科举制选拔的官员占全部官员的比例?

优质回答:

快速浏览】

国家人才的选拔,虽经魏晋的“九品官人法”有所改变,但是,仍然由贵族士家子弟垄断了官場,大量人才因为门弟关系而拒之门外。

唐太宗在贞观元年就大开选举,不久又通过科举考试的途径选拨人才。这种由科举而入仕的官员占全部官员的比例是多少呢?

请看祥细情况

历来的史家认为唐太宗的“贞观之治”是空前的、无与伦比的;而太宗本人也被认为“千载可称,一人而已”。虽有夸大之嫌,但是,太宗的文治武功无论如何在封建帝王中肯定是极为出类拔萃的。他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显赫的政绩,就其个人因素而言,最重要的就在于能够“拨人物则不私于党,负志业则咸尽其才”。

大唐贞观年间,唐太宗李世民锐意改革,为了拓宽选官途径,下令改革科举制度。

远在汉魏时期,选拔官员是没有一定标准的,主要是依靠官员的举荐,即所谓的“举孝廉”。但是这种方式无法保证官员的质量,更有甚者借机欺上瞒下;进入官场,不但没有治理国家的能力,反而给社会带来混乱。

魏晋时期,又诞生了“九品官人法”,主要是看门弟出身选拨官员,这样做的后果是贵族士家子弟几乎垄断了官场。

由于这些制度的弊端丛生,那肯定要被一种新的选拨制度代替,所以科举选官制度由此而诞生。

科举制度首创于隋文帝开皇年间。这是隋唐二朝选拨官员的重要途径之一,并且一直延续到清朝末年。

科举考试的最大优点在于它的形式公开,竞争公平, 釆取的是择优录取的标准,一改以往“门弟”授官方式,给一些寒门庶族入朝为官,成为统治阶层的机会。

贞观年间的科举考试又相对于以往不同,它增加了考试时间和考试地点,而且特别下诏改变十一月的考试时间为“四时听选,随阙注拟”。同时在洛阳设考场曰“东选”。

新的考试科目有六科,分别是:秀才科、进士科、明经科、明法科、明书科、明算科。其中取士最多的是进士与明经二科。尤其是进士科为做官的主要途径。

这两科的考试内容不同,明经科主要是帖经,就是背诵儒家经典,比较简单,也很空洞。

而进士科几乎困难一倍,因为它要考明经科的内容,还要考策问、文章诗赋,通过考试后,还要经过吏部的的复试方能为官。

因为进士科可以直接入官,虽然困难大增,却颇受学子追捧,比较热门。这就造成“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

明法科、明算科、明书科都是选拨专业人才的,数量少,而且都用于法律、天文历法方面,上升机会少;秀才科取士也少,是为冷门。

贞观年间的长安每到考试时节,几千人齐聚,场面壮观。

即便如此,在唐太宗即位的二十三年中,只有进士二百五十人,其中只有一甲三名进士得赐“进士及弟”难度实在太大。唐人赵嘏作诗:“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头白”。尽管如此,“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终于可以实现。

据统计,唐代庶族地主官至宰相的共一百多人,超过士族拜相人数。这中间还不包括名不见经传之人。

所以唐太宗高兴的说:“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题主所问的科举选拨的官员占全部官员的比例,唐代没有具体数字,所以无法作出结论,只能根据文章提供的内容来作大致判断。

初唐四杰之一杨炯九岁参加考试,即获得“神童”的荣誉称号,上元三年(公元676年)二十六岁时科举及弟(唐太宗时仅有三人)当上国家公务人员,在国家图书馆工作(校对)。

陈子昂在幽州黄金台一番浩叹后,历经千幸万苦,顺利通过科举考试当上国家公务人员。

凭借科举入仕的也大有人在,著名的有王维、韩愈、白居易、柳宗元、刘禹锡、杜牧等。

可惜的是李白、杜甫虽然是大诗人,却没有通过科举考试,李白根本不屑一顾考试,他要凭借名气入仕,所以“放声大笑“扭头就走。杜甫更倒霉,他参加科考时,李林甫为相,为了维持自己原班人马利益,根本就几届都不开科考试,老杜徒呼奈何!

其他网友观点

比率比较低。

至于数据确实不大清楚。

不过,唐代科举录取率不高是事实。

进士极其艰难,每科录取多不过十来个,甚至三五个乃至一个不中。选拔秘书财务法律官员的明经、明法、明算等科,合计每次大约也就百人。明字这些可以忽略。

所以,唐代官员主要还是推荐、征辟、功封等历年老办法为主。恩荫、科举出仕者不超过二三成。

主要原因还是在于读书很难。雕版印刷多还是以佛经为主,四书五经这样的大部头印刷艰难,世家豪门也不愿推广。


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谢谢。

上一篇: U23亚洲杯中国国奥队惜败韩国国奥队,你们怎么看?

下一篇: 水浒里面武松和李逵打死杀死的老虎是东北虎还是华南虎?



推荐阅读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 软文发布 | 粤ICP备20211060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