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常识摘抄 > 内容

古代的科举进士为何还要叫翰林出身呢?

网友提问:

古代的科举进士为何还要叫翰林出身呢?

优质回答:

在古代并不所有的科举进士都是翰林出身,进士只是一个学历,而翰林是官职,这两个是不一样的。

翰林最早出现在南北朝时期,到了隋唐期间逐渐被重视。唐朝的翰林相当于秘书,分为翰林学士院和翰林院。翰林学士就相当于皇帝的政治秘书,而宦官就是皇帝的生活秘书。他们都有入宫的权利,对皇帝都很重要。

到了宋朝,他继承了唐朝时期翰林院和翰林学士院的设置。翰林院主要掌管学术供奉之类,而翰林学士院则负责对政策制度的起草。这一点于唐朝没有差别,都是属于皇帝的政治秘书。宋代的翰林学士大多都晋升为宰相,因为他们有草拟诏书职之权,又和皇帝比较亲近,政治地位比较高,深的皇上喜爱。

到了明朝,翰林学士的选拔,秉承了前代一甲进士三人直接入翰林,同时又设立庶吉士制度。后来明代逐渐形成,“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的潜规则。庶吉士一职的设立,就是明代的一大创新。庶吉士一般都是从新科进士中选拔,留在翰林院中学习。三年之后,要完成毕业考试。

明朝的翰林和内阁有着密切的关系,明朝的内阁就是脱胎于翰林院。但是,内阁抢夺了翰林院草拟诏书的权力,而内阁学士都是从翰林中产生,内阁也被视为翰林官署。后来内阁大臣都由翰林最高长官担任。内阁享有草拟诏书、经筵进讲等权利,而翰林院只是服从调遣而已。

满清入关以后,秉承明制,也设立翰林院。但是清朝初期,由于清朝的特殊体制,曾经出现“乱点翰林”的现象。但随着科举制度的完善以及舆论的压力,清廷对翰林的出身要求也日益严格。这在客观上满足了提高了满蒙贵族的文化素质,也促进了文化融合。

翰林是中国历史文化士人的一种崇高象征,翰林制度也对我国古代文化发展的繁荣,有着重要的意义。

其他网友观点

不一样。

科举成功,获得进士,也要分为一甲进士及第,二甲进士出身,三甲同进士出身。

明清时期,翰林院是进士深造的地方,也是官员们梦寐以求的地方。

科举成绩公布,前三甲入翰林院,状元授从六品修纂,榜眼探花授正七品编修。三年后重新授予职务,但明清时期前三甲的官运都不怎么样。

二甲三甲进士再次参加吏部考试,产生翰林院庶吉士,从七品身份,入部学习。因为庶吉士数量少,一般十来个,能够跟随部院长官学习行政流程,结交官员,在中枢晋升很快,所以庶吉士又被称呼为“储相“,也就是储备宰相的意思,四五十岁就有机会入内阁担任重要职务。

因此,当时又有非进士不翰林,非翰林不宰相(大学士)的说法。

其他网友观点

翰林是中国古代官名,进士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中央政府朝廷考试者。翰林地位更高。明清的翰林必须由考中进士的人担任。


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谢谢。

上一篇: “五品龙禁尉”是个什么名份?要一千二百俩银子,相当于现在多钱?

下一篇: 周瑜为什么打黄盖?



推荐阅读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 软文发布 | 粤ICP备2021106084号